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9篇
综合类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2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杀伤活性及NK细胞计数进行测定,其中有15例患者手术治疗切除肿瘤,于术后三周复查NK活性及NK计数,并与正常人组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头颈部肿瘤患者NK活性及NK计数均低于正常人,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患者的NK活性比术前有明显提高,配对t检验P<0.01,NK计数比术前也有所提高,配对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NK活性的水平与肿瘤的分期有相关性,晚期(T4期)癌症患者NK活性明显低于早期(T1、T2)患者,可以看出NK活性随着肿瘤的发展而降低,肿瘤对宿主有免疫抑制作用;NK活性与NK数量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344。  相似文献   
2.
头颈肿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主要是T淋巴细胞,其原位TIL中CD8^ 较多,其次为CD4^ 。缺乏Leu19^ 、CD18^ 细胞,呈现免疫抑制状态,TIL与IL-2在体外共同培养可解除该抑制状态并使其产生肿瘤杀伤活性。头颈肿瘤TIL中起杀伤肿瘤作用的成分主要为Leu10^ 亚群,在体外培养过程中TIL亚群比例将发生改变,其变化与培养时间有一定关系。头颈肿瘤TIL的分离、培养、扩增优于杀伤细胞(LAK)。剪切后混合酶消化与机械离心相结合是TIL分离较简便而成熟的方法。TIL与LAK相比其过继免疫疗法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更适于临床应用。头颈肿瘤中富含TIL。其过继免疫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为代表的鼻科疾病是影响广大劳动人民身心健康的常见多发疾病。我国的发病人口约2千万,长期以来由于诊治水平的限制,绝大部分病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现代内窥镜鼻窦外科技术的引入使本病的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北京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和北京同仁医院耳鼻  相似文献   
4.
为解除喉部分切除术后声门狭窄,提高拔管率,对16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拔管困难的患者应用支撑喉镜暴露、CO2激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再拔管率87.5%(14/16)。随诊1~3年,疗效稳定。结果表明CO2激光手术是治疗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拔管困难的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喉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70例喉癌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测定,并观察肿瘤组织中的浸润T淋巴细胞。结果表明:喉癌患者CD3、CD4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CD8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CD4/CD8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晚期喉癌患者CD4显著低于早期患者(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与观察肿瘤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所表现细胞免疫状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头颈部恶性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颈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5~10%,手术,化疗,放疗仍是头颈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兴起的生物治疗成为第四程式疗法,取得一定进展,本就其细胞因子疗法,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单克隆抗体及其交联物的抗癌疗法,肿瘤过继免疫疗法等国外献进行综述,认为生物疗法中作为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几项与疗效有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影响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的有关因素,在住院手术患者中无差别延续检查以下项目:①末梢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100例);②鼻息肉免疫组化检查(103例);③鼻息肉组织病理分类(103例);④CT筛窦分型(103例)。病例中男女之比为2∶1,年龄最小7岁,最大72岁。采用全身麻醉107例,局部麻醉189例。随访9~22个月,临床治愈率为85.7%,临床好转率为99.3%。CT筛窦分型空泡型者临床治愈率高;鼻息肉组织病理学分类Ⅰ期愈合病例中纤维型优于混合型;鼻息肉免疫学分类淋巴细胞浸润无反应型临床治愈率高。对建立慢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期标准、CT筛窦分型、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学分类、术后随访与综合治疗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边岩松  韩德民 《耳鼻咽喉》1998,5(5):291-295
舌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5年生存率仅为50%60%,在头颈部肿瘤中偏低。对于T1、T2病变,潜在性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本文对临床病理学因素与舌癌潜在性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核异型度、核分裂像、浸润方式和组织恶性度与潜在性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度相关,其中浸润方式和组织恶性作为有意义的指标可以用于潜在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如何提高白细胞介素-2(IL-2)/L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抗肿瘤作用,应用免疫调节剂分枝杆菌多糖(Mycobacterialpolysaccharides,MPS)或CD3单克隆抗体协同IL-2诱导的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来源的LAK细胞在体外扩增,测定其对喉癌HEP-2细胞杀伤活性。实验结果:①不同免疫调节剂对LAK细胞扩增的影响:实验组三组细胞于体外扩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PS组或CD3组细胞的扩增倍数比单纯应用IL-2组为高(P<0.01);其中扩增倍数最高者为MPS组,与CD3组相比,P<0.05。②不同免疫调节剂诱导的LAK细胞对喉癌HEP-2细胞的杀伤活性比较:在培养一周时,实验组三组对HEP-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以CD3组及MPS组杀伤活性最高,其杀伤活性均为55.5%;于培养第二周,CD3组杀伤HEP-2细胞活性仍较高,其他实验组细胞杀伤活性均明显下降。结论:免疫调节剂MPS和CD3单克隆抗体均可通过增强LAK细胞体外增殖和杀瘤活性而提高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舌癌病理形态与潜在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舌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5年生存率仅为50%~60%,在头颈部肿瘤中偏低。对于T_1、T_2病变,潜在性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本文对临床病理学因素与舌癌潜在性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核异型度、核分裂像、浸润方式和组织恶性度与潜在性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中浸润方式和组织恶性度作为有意义的指标可以用于潜在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