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4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咽鼓管一鼓室气流动态图法(TTAG法)对健康人群咽鼓管功能进行不同亚群分类的临床实用性。方法:对66例(132耳)健康人使用TTAG法采用Valsalva动作检测咽鼓管被动通气功能,并对结果和图形进行分析。结果:TTAG法检测阳性率为93.3%(124/132)。根据曲线特点和吞咽次数将阳性耳分为Ⅰ型77耳,Ⅱ型47耳,两型ET开放时鼻咽腔压力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耳道压力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TAG法对判定健康人群中咽鼓管功能不同亚群状态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的认知现状和个人职业防护行为习惯,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寻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26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本科生23人,专科生72人,中专生31人。结果 126名护生职业暴露知识问卷总答对率为69.04%,本科生和专科生高于中专生(P<0.05);126名护生个人防护行为自评得分均值为(23.44±1.83),不同学历护生之间没有差异性(P>0.05)。结论护生对职业暴露知识理解深度不够或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职业防护行为依从性差,学校及实习医院应积极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湖北地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该人群的分子病因学特点,为临床耳聋防治和遗传咨询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06例湖北地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抽取外周血,提取DNA,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GJB2、GJB3、SLC26A4和线粒体12SrRNA4个基因的9个突变热点。对所有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患者进行颞骨CT扫描。结果:306名患儿中,132例(43.14%)检出携带不同基因突变,其中有2例携带双基因突变。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9.41%(90/306),SLC26A4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3.72%(42/306),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检出率为O.65%(2/306)。本组患者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36例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者颞骨CT扫描显示前庭水管扩大。结论: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是本组患儿最主要的致聋基因,其中235delC突变为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其次为1VS7—2A〉G突变。筛查SLC26A4基因常见突变有助于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小儿SOM病因是多因素的,包括免疫反应、咽鼓管功能障碍、细菌和病毒感染、遗传以及环境因素,其中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和免疫反应可能是两个核心因素。咽鼓管(eustachian tube,ET)是连接中耳与鼻咽部的通道,ET主要有通气、保护和清洁功能,三者相辅相成。咽鼓管功能障碍分为ET阻塞(开放障碍)和异常开放(闭合障碍)两类。ET阻塞又分为功能性阻塞和机械性阻塞,前者多为肌肉开放功能低下;后者由肿瘤、腺样体阻塞或黏膜肿胀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分析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者吸鼻试验结果,探讨咽鼓管闭合功能在OM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56例成人OME患者、16例儿童OME患者、66例健康成年人和20例健康儿童做为研究对象,对4组人群采用问卷调查及使用咽鼓管功能综合检查仪进行吸鼻试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外耳道压低于基线10 dapa(含10 dapa)定为吸鼻试验阳性.成人OME组吸鼻试验阳性率为64.86%(对照组为9.09%),儿童OME组吸鼻试验阳性率为70.83%(对照组为38.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而成人与儿童OME患者吸鼻试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9,P>0.05).结论 OME患者吸鼻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咽鼓管闭合功能不全参与了OME的发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