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8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PAR)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微波凝固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组 2 5例PAR患者分别于微波治疗前以及治疗 1个月后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粘膜上皮和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水平。健康对照组 1 5例亦作相应检测。结果 PAR患者治疗前鼻粘膜及外周血CD3、CD4明显高于正常人 ,CD8低于正常人 ,CD4/CD8比值升高 ,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微波治疗后CD4明显减少 ,CD8升高 ,CD4/CD8接近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PAR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微波局部凝固治疗可改善PAR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微波凝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96例经鼻内窥镜行微波凝固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 ;对照组 72例采用鼻内窥镜下 15 %硝酸银烧灼治疗 ,治疗部位同治疗组。结果 :在治疗结束 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 1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2 .2 % (P <0 .0 0 5 )。结论 :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具有视野清晰 ,操作简便 ,疗效显著等优点 ,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放化疗联合应用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大多数鼻咽癌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部分患者却疗效欠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肿瘤细胞产生了放化疗抵抗.近年来,针对鼻咽癌放化疗抵抗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逆转策略的研究备受关注,在一些观点上也达成了共识.本文就鼻咽癌放化疗抵抗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做一综述,以期为鼻咽癌新药研制以及治疗新方案的提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双向转诊医疗模式下对喉癌术后戴管下转患者联合延续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喉癌住院行部分喉切除术后4~6天,病情稳定,戴气管套管转诊下级医院康复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出院宣教后按一般转诊流程转诊,研究组常规出院宣教后转诊时联合应用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喉癌术后戴管下转患者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术后康复期戴管下转患者联合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一份合格的综合性ICU患者监护记录单包含着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对住院病人疾病信息进行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结合监护记录的全面性、系统性、规范简明性,在书写监护单的过程中培养出连续性、前瞻性、评判性的思维,不断开拓临床视野,逐渐培养护士根据病情准确判断护理问题并果断处理或其他处理的反应能力,有效地提高了ICU护士的重症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时期综合ICU患者的临床监护记录单,以保证患者及护士使用过程的便利及安全。方法将我院ICU自2002年使用的“图标式ICU监护记录单”,在原表格的基础上根据综合ICU患者需要多系统监测的特点进行修订,主要以数字和符号表示形式形成新的护理记录表格,并采取对比的方法考证新旧两种表格的效用。结果两种表格各项指标比较:相同人数的护士分别填写两种不同表格所使用的时间分别是新表格平均(66±11)min,旧表格平均(97±10)min,每份表格的分数设为100分,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检查的结果,新表格平均(97±2)分,旧表格平均(94±2)分,两组时间及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263,4.0307;P〈0.01);新旧表格使用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12%比82.62%,x2=67.49,P〈0.01)。结论新的监护记录单更科学、更全面、简洁、更适合综合ICU不同种类的患者的记录要求,减轻护士工作量,减少记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综合性ICU患者监护记录单的设计及应用体会.监护记录单包括监测记录区、治疗及液体出入量记录区、综合监测记录区、特殊病情记录区、呼吸系统监测记录区、基础护理记录区、管道护理记录区、特殊交班记录区等部分.认为该监护记录单能全面、直观、系统反映ICU患者病情变化,且使用方便、快捷,灵活性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预防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病人气道堵塞更优的方法。[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ICU)行机械通气病人23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入住ICU行机械通气病人2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运用六西格玛(6Sigma)管理方法对气管导管堵塞情况进行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的管理,寻找气管导管堵塞的真因,并借助因果图、改进模式等工具,制定留置气管导管病人关键的护理干预措施,改进护理操作流程。两组病人均随机采用人工气道护理质量考评表评价各100次,记录项目执行准确率,并统计导管堵塞率。[结果]观察组气管导管堵塞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10.9%,P0.05)。[结论]将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于人工气道护理中,有效地降低了气管导管堵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10.
喉癌喉切除术的喉功能重建—附109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正心  覃纲等 《耳鼻咽喉》2002,9(4):213-216
目的:探讨喉癌喉切除术后的整复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作者在1975-1995年施行喉癌喉切除术并作喉功能重建的109例临床资料。包括T15例,T246例,T346例,T412例,其中喉全切除术33例,部分喉切除术76例,分别采用肌瓣,粘膜,筋膜,舌骨,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皮瓣及咽气管吻合等方法进行新喉重建,结果:呼吸,发音,吞咽功能恢复的成功率为92.7%,气管导管拔除率为80.7%。术后死亡1例,本组病例3年生存率为81.7%。5年生存率为69.7%,1例病人已如正常人存活22年,结论:无论是喉全切除或喉部分切除术,在彻底切除癌肿后,均可选用合适的修复技术重建新喉,恢复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