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9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食道异物合并咽和食道后壁血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4岁。入院前2d于进食鱼后开始出现吞咽梗阻感,当即强行下咽米饭,并自行用“保心安”油用力涂擦颈前部,但吞咽梗阻感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呼吸不畅感。无发热、咳嗽、咳痰、咳血、胸痛,无腹痛、腹泻、黑便,在外院行CT检查提示咽食道后壁占位病变。于2003年12月2日转入我科。查体发现口咽、下咽后壁明显肿胀,黏膜表面见广泛紫红色淤斑。血常规示血小板、白细胞总数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诱发检查法在诊断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眩晕门诊2008年4月1日到5月29日根据经典或者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法诊断为后半规管BPPV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均首先进行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诱发试验,如结果为阴性后继续行经典Dix-Hallpike检测证实为后半规管性BPPV。比较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相对于经典Dix-Hallpike的阳性率。结果28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中,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诱发试验相对于经典Dix-Hallpike诱发实验的阳性率为78.57%(22/28)。结论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法诊断BPPV可以有效地简化诊治程序,并减轻部分患者诱发的眩晕及眼震强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由于其阳性率低于经典方法,故在临床上不能完全代替经典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2年以来医科院在进行多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基础上,采用“培训合约制”方式进行改革,实行3年培训结束后二次就业,在医院形成一个住院医师流动层。迄今已先后接纳228名培训医师进行培训,82名培训医生完成3年培训任务,其中流动到其他医院有23名。实践结果显示,新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医师接受培训的主动意识,明显保证了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伴发皮肌炎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咽癌伴发皮肌炎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二者的关系及诊治要点。方法 对13例鼻咽癌伴发皮肌炎患者的发病年龄、时间、早期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同期13例单纯鼻咽癌患者接受常规放射治疗,两组病例配对比较生存率。结果 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占92%(12/13),皮肌炎较鼻咽癌发病早,但二者同时确诊率较高.占61.5%(8/13)。治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5%(8/13)和38.5%(5/13),对照组分别为69.2%(9/13)和46.2%(6/13)(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皮肌炎与鼻咽癌二者的关系密切,在我国南方对40岁以上患者无论有否鼻咽癌症状均应常规行鼻咽部检查,以求早期诊断。其治疗重点在于控制肿瘤,只有鼻咽病灶控制,皮肌炎才会逐渐好转、控制。建议在本病放疗后应加强免疫治疗可降低复发和远处转移,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6.
头颈部肌上皮癌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头颈部肌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头颈部肌上皮癌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8例中原发于腮腺3例,颌下腺2例,硬腭1例,鼻腔鼻窦2例。经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8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4例术后局部复发,6例出现远处转移,分别在术后8个月至5年内死亡。5例死于远处转移,3例死于恶液质。结论头颈部肌上皮癌较为罕见,肿瘤生物学行为具有生长迅速、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血行转移率高、治疗后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该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依赖病理和免疫组化。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术后可辅以化、放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报道2例罕见的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提高对与脑脊液耳漏相关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回顾近年来我科诊治的2例经手术成功治疗的病例的资料,复习有关文献,对少见的脑脊液耳漏的病因及处理进行讨论.结果:脑脊液耳漏常为继发性,极少数病例是自发性,多由先天性颅骨畸形、感染和肿瘤引起.颞骨CT检查有助于诊断确定病变部位.先天性中耳内耳畸形和胆脂瘤中耳炎并发脑脊液耳漏极为罕见,颞骨CT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手术用多种材料、夹层法修补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是危险症状,一旦诊断应尽快行手术清除病灶、修补漏口.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反复颅内感染、多次脑膜炎发作者,应进行颞骨CT检查.脑脊液耳漏应采用多种材料、夹层方法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8.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血液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皮肤及跟腱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为临床特征。发生在颞骨的黄色瘤非常罕见。黄色瘤病理镜下改变为:大量泡沫细胞或黄色瘤细胞浸润,大量呈菱形裂隙的胆固醇结晶、周围有异物多核巨细胞。治疗上采取针对病因的内科治疗和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对MTA1在鼻咽癌中表达的影响以及MTA1表达对鼻咽癌转移的可能作用.[方法]检测60例不同临床分期鼻咽癌患者血VcA-IgA和DNA酶以及鼻咽癌标本MTA1表达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血中VcA-IgA、DNA酶的水平高低与MTA1基因表达无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105和0.096.不同性别和T2~T4各级中,MTA1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不同N分级中,MTA1基因在第Ⅰ期和第Ⅱ期与第Ⅲ和第Ⅳ期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EB病毒在鼻咽癌中的感染不会诱发或导致MTA1基因表达.MTA1基因表达在鼻咽癌的侵袭中未起作用,其也不是诱发鼻咽癌转移的原因,但可能在鼻咽癌转移的后期起了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鼻息肉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从而找出鼻息肉易感基因的位点。方法收集了8个鼻息肉家系,46份外周血标本,其中鼻息肉患者26例,健康者20例,以800个分布在23条染色体上的荧光标记的微卫星DNA序列为引物,进行基因扫描和基因定型,并将结果进行连锁分析。结果8个家系全基因组扫描未能发现存在易感基因位点的区域。结论虽然本实验未能找到鼻息肉易感基因位点,其原因可能与所收集的标本量不够有关,最后结果的确定需更多的鼻息肉家系来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