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部分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鼻咽癌患者的咽鼓管是开放的,传统的机械压迫及淋巴回流障碍的学说受到很大挑战。鼻咽腔气流变化、神经-肌肉麻痹及咽鼓管顺应性改变是导致中耳负压的主要原因。放疗后60个月咽鼓管功能最差,可表现为假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在内耳损伤方面,高频听力损失重于言语频率损失。射线对窝后听系统有不可忽视的损害。顺铂的耳毒性由自由基产物引起,首先损伤外毛细胞。通过综合防治可使听功能损害减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由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南京医学会共同主办的《听力国际南京学术会议》暨《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耳科学与听力学》及《HI-IFOS-ISA附属江苏耳科与听力中心》揭牌仪式于2003年10月25-26日举行。来自美、英、德、日、丹麦、荷兰、瑞士、泰国及香港特点行政区16位专家及江苏、安徽、上海等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术在儿童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手术方法、技术要点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北京海军总医院行立体定向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活检患儿34例,其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2~16岁(平均6.6岁),其中常规框架立体定向引导活检13例,无框架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引导活检21例。结果32例患儿获得明确病理诊断,2例未明确病理诊断,活检阳性率94.1%(32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1例,弥漫型星形细胞瘤(WHOⅡ级)16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WHOⅢ级)10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1例,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WHOⅢ级)1例,胶质瘤(WHOⅡ~Ⅲ级)1例,节细胞瘤(WHOⅠ级)1例,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1例。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11.8%),其中术区出血2例,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2例,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立体定向儿童脑干肿瘤活检安全、可靠,具有较高诊断率,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明确可为儿童脑干胶质瘤患者个体化治疗及相关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江苏省人群中眩晕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在江苏省常住人口中抽样,对其中≥10岁的6854人进行眩晕问卷调查、纯音测听和耳科检查。结果本研究实际接受调查6333人,应答率92.4%,男3035人(47.9%),女3298人(52.1%),年龄10~93岁。被调查人群中眩晕的总体患病率为4.1%(标化患病率:全国3.4%,江苏3.6%),眩晕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00)。女性眩晕患病率(5.3%)高于男性(2.8%)(P=0.000),城乡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农村4.3%。城镇3.8%.P=0.459)。听力减退、中耳炎病史、噪声暴露史是眩晕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186、2.135、1.609。结论眩晕在江苏省人群中较为常见,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5.
6.
耳鸣的病因、病理机制极其复杂,因此,针对病因进行优化治疗非常重要[1].本研究拟在甲磺酸倍他斯汀(敏使朗)治疗神经性耳鸣的基础上,观察用药前、后患者主观症状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ly evoked oloacoustic emissions,TEOAE)的变化,比较单剂量和倍量药物应用对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WHO)耳疾病与听力障碍流行病学(中国4省)工作会议于2004年6月28日-7月2日在南京举行。来自四川、吉林、贵州和江苏4省的耳鼻咽喉科学、听力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康复医学和社会工作者30余人参加了会议。WHO总部全球防聋工作官员Dr.A.Smith专程从日内瓦来华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讨耳疾病与听力障碍在中国的流行情况。卜行宽、梁传余、杜宝东教授和王幼勤主任分别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临床特点,并评估其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47例(47耳)EACC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接受听力学检查,耳内镜及颞骨CT检查。 结果 所有患者外耳道均可见黄白色鳞状或肉芽样物阻塞。耳闷胀感、耳痛及耳流脓是EACC常见症状。CT显示41耳有骨破坏。按Holt分期:47耳中,Ⅰ期6耳,Ⅱ期29耳,Ⅲ期12耳。对Ⅰ期6耳及Ⅱ期5例儿童患者行EACC和/或肉芽去除术;对24例Ⅱ期成人患者联合行胆脂瘤清除及外耳道成形术;12例Ⅲ期患者中,9例行乳突改良根治术和/或鼓室成型术,3例行乳突根治术。所有患者术后2周干耳,3个月内术腔完全上皮化。除3例行乳突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听力无改善,其余44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未见EACC复发者。 结论 EACC可被误诊,骨质破坏是其最重要的特征。颞骨CT有助于EACC的分期及制定治疗方案,应根据疾病分期、患者年龄及听力水平选择手术方法。彻底清除胆脂瘤及保持外耳道宽敞是治愈该疾病及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服和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疗效.方法 选择84例病程在8周之内的OME患者(8~56岁)为研究对象,在进行鼓室穿刺抽液及口服抗生素的基础上,随机分成A组,30例34耳,予小剂量短疗程口服泼尼松治疗;B组,30例32耳,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2~4次;C组,24例26耳,口服抗生素,鼓室穿刺抽液.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结果 A、B两组分别有70.6%和53.1%的患耳在一周内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一个月后,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30/34耳)、90.6%(29/32耳)和69.2%(18/26耳);A组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或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均为治疗OME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改良中国学龄儿童听力调查问卷在大规模听力减退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依照WHO方案,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对江苏省40个调查点8412人进行耳科疾病和听力减退调查,87.9%(7岁以上)被查人群有完整问卷资料,同时进行金标准测试(纯音测听)作为参照。结果:问卷得到听力减退的患病率为12.9%,与金标准测试结果相比,灵敏度为58.5%,特异度为96.7%,阳性预测值为78.9%,阴性预测值为91.7%,符合率为90.0%,问卷对女性灵敏度高于男性。结论:作为大规模听力筛查的方法,中国学龄儿童听力调查问卷的特异度高,灵敏度尚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