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早期预警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后绝大部分病例可白行止血,但有相当部分病例由于种种原因可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内继续出血而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是脑出血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早期预测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可能性以及时加以干预,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我们就近5年来收治的98例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诊疗体会,总结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睡眠障碍患者的血浆orexin A浓度变化,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PDRS-Ⅲ评分、用药调查表、多项睡眠图(PSG)监测及次日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分别对25例P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多巴胺能药物应用、睡眠结构、平均睡眠潜伏期等情况进行评定和计算;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5例临床确诊的PD患者和20例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对照组进行血浆orexin A浓度测定;分析PD患者血浆orexin A浓度与其睡眠结构、平均睡眠潜伏期、服用多巴胺能药物剂量间的相关性.结果:PD组中25例患者的血浆orexin A浓度[(7.72±3.44) pg/ml]和20例对照组的血浆orexin A浓度[(6.04±3.22) 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9,P>0.05);PD伴眼快动睡眠期精神行为障碍(RBD)组12例的血浆orexin A浓度[(6.93±2.67)pg/ml]和PD不伴RBD组的13例血浆orexin A浓度[(8.45±3.99)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8,P>0.05);PD伴SAHS组12例的血浆orexin A浓度[(7.40±3.56)pg/ml]和PD不伴SAHS组13例的血浆orexin A浓度[(8.01±3.44)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D患者的血浆orexin A浓度与平均睡眠潜伏期(β=-0.382,95% CI:-0.708~-0.056)、左旋多巴日等效剂量(β=-0.011,95% CI:-0.018~-0.004)呈负相关(t=-2.433、-3.132,P<0.05).结论:PD患者血浆orexin A浓度变化受多巴胺能药物剂量及日间平均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五水头孢唑啉钠对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静脉滴注五水头孢唑啉钠2 g,每日2次,疗程5~14 d。结果治愈率86.7%,有效率95.8%,仅有5例(4.2%)证实为真菌感染而改用抗真菌治疗。同时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五水头孢唑啉钠治疗泌尿系感染疗效高,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Meige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cige综合征又称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Blepharospasm-oromandibular dystonia syndromc)是成人多动症的一种,临床并不少见,常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而误诊。近年来我们共收治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又称良性单肢肌萎缩症及平山病)是一种青少年期起病的自限性下颈段脊髓前角病变,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又称平山病、良性单肢肌萎缩症,是一种青少年期自限性的下颈段脊髓前角病变,好发于15~25岁之间,男性多发,男女之比为7~20:1,呈慢性隐袭起病,数年后停止进展,预后良好.迄今全世界报道共约1 500例左右,绝大部分病例由日本和印度报道,但近年来欧美等国家的报道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7.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约占周围性眩晕的17% ~ 20%[1],发病年龄多见于50 ~ 70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女∶男约为(1.5 ~3)∶1[2].BPPV以特定头位引起发作性眩晕及眼球震颤为典型表现,具有5个特征:(1)潜伏期:头位变化1~5s后出现眩晕及眼震;(2)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有旋转感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3)短暂性:眩晕持续不到1 min可自行停止;(4)转换性:头位返回到初始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5)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除眩晕外,患者还有平衡失调,伴有特征性眼球震颤[3].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睡眠姿势与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SC-BPPV)发病的关系,为临床BP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Dix-Hallpike试验,对208例确诊为PSC-BPPV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眩晕的诱发体位、伴随症状、与睡眠姿势的关系及眩晕持续时间等。重点对PSC-BPPV病变耳和睡眠时头部姿势进行调查,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PSC-BPPV诱发体位主要是卧位坐起和躺下,伴随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耳鸣很少,无听力下降,眩晕持续时间很少超过60 s。208例PSC-BPPV患者中125例睡眠时总采取同一姿势(右侧卧85例,左侧卧40例),83例患者睡眠姿势不定。PSC-BPPV病变耳与患者头部睡眠姿势侧别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系数=0.401>0)。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PSC-BPPV病变耳与头部睡眠姿势侧别比较(r =0.203,P<0.05),与年龄比较(r =-0.1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习惯性头部睡眠姿势促使耳石沉积在低位耳的后半规管,是导致同侧PSC-BPPV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使用多导睡眠图、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客观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特征.方法 对26例临床确诊的PD患者(PD组)和31名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对照者(对照组)行全夜可移动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及次日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分析比较2组患者睡眠结构及平均睡眠潜伏期、入睡期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SOREMPs)、睡眠发作(Sas)情况.结果 PD组N2睡眠期百分比(32.8%±13.1%)、REM睡眠期百分比(8.6%±5.3%)、平均睡眠潜伏期[(9.6±4.4)min]较对照组[40.2%±9.1%、11.5%±5.1%、(15.7±3.1)min]明显降低(t=-2.515、-2.054、-6.164,P<0.05),PD组醒觉指数[(41.8±32.1)次/h]较对照组[(28.6±11.0)次/h]明显升高(t=2.151,P<0.05).PD患者中出现日间过度瞌睡(EDS)7例(7/26,26.9%),明显高于对照组(1/31,3.2%;×2=4.764,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睡眠效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醒觉指数,PD患者平均睡眠潜伏期的缩短与年龄(β=-0.328)、左旋多巴等效剂量(β=-0.008)的增加呈线性相关(t=-2.829、-2.352,均P<0.05).PD组有5例(5/26,19.2%)出现SOREMPs,3例(11.5%)出现Sas,而对照组均无出现SOREMPs和Sas.结论 PD患者睡眠结构改变和EDS较常见,虽然PD患者中Sas不多见,但临床医师需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0.
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是从猪肝中提取的一种多肽制剂,临床证实对多种肝炎具有良好的疗效Ⅲ。而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活血化淤的作用,多年来已应用于肝炎及肝硬化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近6年来,我们对两种药物在肝炎治疗中的疗效作了观察比较。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我们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病毒性肝炎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