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嗅球体积、嗅沟深度与嗅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测试组)及无运动障碍的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各100例,应用T&T嗅觉测试法检查所有受试者的嗅觉功能,并行嗅球体积、嗅沟深度的MRI检查及测量.对测试组进行H-Y分期、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左右肢体功能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检查.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测试组T&T嗅觉识别阈分数为(3.0±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7,P<0.01),测试组、对照组男女嗅觉识别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93、1.184,P值均>0.05).测试组左右两侧嗅球体积[分别为(34.25 ±5.14)、(35.79±5.28)mm3]及平均嗅球体积[(35.28±5.21) mm3]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为(47.38±6.47)、(47.75 ±6.51)、(47.53±6.49)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76、2.747、2.798,P值均<0.01).测试组与对照组左右两侧嗅沟深度及平均嗅沟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14、0.987、0.951,P值均>0.05).测试组及对照组嗅觉识别阈与平均嗅球体积呈负相关趋势(r值分别为-0.537、-0.526,P值均<0.05),与平均嗅沟深度无关(r值分别为-0.142,-0.157,P值均>0.05).测试组平均嗅球体积与UPDRSⅢ、UPDRS总评分及H-Y分期具有相关趋势(r值分别为0.312、-0.419、-0.358,P值均<0.05),与病程无相关性(r=-0.089,P>0.05).结论 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嗅球体积减小,嗅沟深度不变;其嗅觉功能与嗅球体积具有相关性,与嗅沟深度无关;其嗅觉减退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致性,与疾病的病程无关.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群  黄峻松  杭伟  侯金华 《淮海医药》2006,24(4):317-3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在临床上得以迅速推广普及.由于诸多原因,.LC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中转开腹率.为探讨其原因,制定对策,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结合我院近5年来LC中转开腹病例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使用电动切割器微创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9例中12例前期有1—3次经鼻或鼻侧切开手术史。入院后常规鼻内窥镜及鼻窦CT检查,肿物局限于鼻腔(鼻甲、中隔、鼻道)者3例,单侧一窦或多窦受累者35例,双侧鼻窦受累者1例,均未发现眶内及颅内受侵。34例在局麻加强化麻醉下行鼻内镜微创手术,5例因广泛累及上颌窦加用鼻内镜下柯一陆氏手术,术中均用电刀电凝肿瘤基底部及可疑肿瘤残余处,全部病例均获随访2~60个月。结果:39例中2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5.13%。1例术后1年复发,因累及眶内故在全麻下行鼻侧切开肿物切除术,手术病理报告为纤维肉瘤,建议放疗,患者自动出院失访。1例术后9个月复发,门诊复查时见中鼻道有肿瘤样物质,在内镜下用电动切割器切除肿瘤,用电刀电凝肿瘤基底部,病理报告为内翻性乳头状瘤,随访2年未复发。其余37例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不留瘢痕,复发率低等优点,电动切割器微创手术具有对正常黏膜刺激小,手术范围准确,术后并发症少,鼻腔上皮化修复快等优点。对肿瘤广泛累及上颌窦者加用鼻内镜下柯-陆氏手术。对疑有恶变的患者采用鼻侧切开术。  相似文献   
5.
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18例孤立性蝶窦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患者术前均经鼻窦CT、MRI及鼻内窥镜检查,均用鼻内窥镜联合切割吸引器鼻腔径路对孤立性蝶窦真菌病变行微创治疗,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非侵袭性蝶窦真菌病,随访3个月至8年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联合切割吸引器微创治疗孤立性蝶窦真菌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后严重鼻出血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与结果选择2007年2月至2018年1月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后发生迟发性鼻出血的患者共12例,经内镜下电凝止血术(7例)、DSA辅助内镜下电凝止血术(1例)、DSA辅助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3例)和DSA辅助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联合内镜下电凝止血术(1例)等外科手术治疗,11例成功止血、1例死亡;平均随访(17.21±3.42)个月,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后鼻出血主要发生于术后7~14d,手术方式与出血部位和责任动脉有关。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效果良好,且无严重并发症;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患者可通过内镜下电凝止血术联合动脉栓塞术治愈。  相似文献   
7.
8.
患者女,64岁,主因左鼻间断出血1年于2011年2月1日收入院.1年来患者多次于外院行前鼻孔填塞及激光止血治疗,效果欠佳.发病以来患者无鼻塞、嗅觉减退、发热、头痛、牙齿麻木、体重减轻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患者,男,81岁,因左侧鼻塞、流涕1年伴涕中带血、呛咳1个月于2010年8月12日收入我科。患者半年前曾在当地医院以"左鼻息肉"行手术治疗(未作病理检查),效果不理想。近1个月来,患者出现饮水呛咳,左侧鼻塞、流涕症状加重呈持续  相似文献   
10.
浆细胞瘤是一组疾病,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孤立性浆细胞瘤和髓外浆细胞瘤(EMP).EMP是指来源于B淋巴细胞、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浆细胞肿瘤,占所有浆细胞肿瘤的4%左右[1],表现为浆细胞的单克隆增殖,多见于上呼吸道,以鼻腔、鼻窦、鼻咽部多见[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