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5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EGF-1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以抗IGF-1及IGF-1R抗体为标记物,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自发修复期IGF-1及IGF-1R的表达变化和分布特点;采用Brdu体内标记和抗Brdu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增殖的变化。结果:IGF-1及IGF-1R在正常成年豚鼠前庭上皮细胞中有低水平表达,庆大霉素损伤后,其表达增多。在1d组IGF-1及IGF-1R表达最强,其后逐渐减少。在正常对照组中无Brdu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均观察到Brdu阳性细胞,7d组最多。结论: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IGF-1R表达增强,其时程变化与细胞增殖活动密切相关。IGF-1在豚鼠前庭上皮损伤后的细胞增殖中可能起重要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豚鼠嗅球P物质神经肽Y的免疫组化分布(摘要)刘顺利,邱建华,乔莉,姜鸿彦,王锦玲为探讨嗅球肽能神经的分布,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GDN技术(NeurosciLett,1988,85:169),观察正常豚鼠P物质(SP)刊及神经肽Y(NPY)在...  相似文献   
3.
头面颈部烧伤与气管切开术(89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头面颈部烧伤极易发生呼吸困难。颈部烧伤性肿胀致头位活动困难,张口受限,难以用气管插管解除呼吸梗阻,快速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气管切开术。1临床资料1991年~1996年3月医院因头面颈部烧伤而行气管切开术者共89例。年龄3个月~62岁,12岁以下18例,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cl-2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在喉癌基因治疗中的可能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人工合成与bcl-2mRNA起始码及其后4个密码子互补的寡聚脱氧核苷酸(简称反义核酸)片段,处理培养的人喉癌细胞系Hep-2细胞,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内bcl-2mRNA及Bcl-2蛋白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bcl-2反义核酸片段对细胞内bcl-2mRNA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显著抑制Bcl-2蛋白合成,抑制率与反义核酸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20.0μmol/Lbcl-2反义核酸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胞增殖。结论提示bcl-2反义核酸可以在翻译水平特异性地抑制Hep-2细胞中Bcl-2蛋白的合成与细胞增殖。进一步证明bcl-2基因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后鼻镜检查鼻咽部并不充分,许多腺样体增殖病例被漏诊及误诊。目前成人鼻咽部肿块很易使人联想到鼻咽癌。为探讨成人腺样体增殖的临床及病理学诊断,评价鼻内诊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式,作者选择35例年龄在20~42岁间腺样体增殖病例进行研究,主要症状为鼻后溢液、头痛、鼻阻、鼻咽炎、鼻音或打鼾,症状持续2~13年,许多病例都进行过药物及手术治疗。用30°,4 mm鼻内诊镜查鼻咽部肿块,采取经鼻内诊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在常规全身麻醉下进行,用腺样体刮匙刮出大部分,剩余组织则在鼻内诊镜下用钳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炎性黏膜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与局部3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52例慢性鼻-鼻窦炎[根据是否伴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分为AR组与NAR组]与12例正常筛窦黏膜组织中IL-5、IL-6及IL-8含量,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亚单位P50、P65在鼻黏膜的表达及活性,分析NF-κB各亚单位的活性与IL-5、IL-6及IL-8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AR组与NAR组筛窦黏膜中IL-5、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AR组P值均〈0.01;NAR组P值分别〈0.05、0.05、0.01);AR组的3种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NAR组(P值分别〈0.01、0.05、0.01)。半定量RT—PCR显示,AR组与NAR组P50、P65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AR组P值均〈0.01;NAR组P值均〈0.01);AR组明显高于NAR组(P值均〈0.05)。免疫组化显示AR及NAR两组P50、P65核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值均〈0.01);AR组较NAR组更高(P值均〈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50、P65核染阳性率与局部IL-6、IL-8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P50与IL-6、IL-8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与0.54(P值均〈0.01);P65与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与0.66(P值〈0.01)。P50、P65核染阳性率与IL-5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慢性鼻-鼻窦炎炎性黏膜中NF—κB的P50、P65两个亚单位的核转位及活化是诱导局部IL-6、IL-8表达的可能机制之一,AR的并存可进一步提高NF-κB活性,进而增加局部IL-6、IL-8的表达。IL-5的局部表达不依赖于NF-κB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对庆大霉素耳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耳蜗内不同水平的一氧化氮(NO)含量对庆大霉素(GM)耳毒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豚鼠随机分为GM组;庆大霉素加左旋精氨酸(GM加L-Arg)组;庆大霉素加NG-单甲基-L-精氨酸(GM加L-NMMA)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过程中观察动物体重变化,检测ABR反应阈;取标本检测血清和耳蜗组织NO含量,耳蜗铺片观察毛细胞损失程度.结果对照组动物体重增加明显,各实验组体重增加缓慢,其中GM加L-Arg组体重略有下降.实验第4周,GM加L-Arg组ABR反应阈升高明显,与GM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GM加L-NMMA组ABR反应阈升高较少,与GM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GM加L-Arg组血清和耳蜗NO含量明显升高,GM加L-NMM A组NO含量升高不明显,与GM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耳蜗铺片各组毛细胞损失程度与ABR变化相对应.结论增加耳蜗NO含量可增加GM耳毒性,减少耳蜗NO含量可减轻GM耳毒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ABC-GDN技术,较系统地研究豚鼠椎-基底动脉-血管纹系统P物质(SP)、神经肽Y(NPY)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分布。结果发现在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及蜗轴螺旋动脉广泛分布NPY、SP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纤维。均含有明显膨体,纤维密度依次减少,SP纤维较NPY纤维明显为细,血管纹未见SP、NPY阳性的纤维。讨论了椎-基底动脉-血管纹系统SP、NPY阳性纤维的起源及其作用。并指出在血管纹自身调节作用中神经内分泌或内分泌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术后上颌窦异常引流与黏膜炎症状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上颌窦自然引流状态及引流的关键部位,探讨鼻内镜术后上颌窦的引流与窦腔炎症的关系,为鼻内镜手术上颌窦自然窦口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用美蓝作为示踪剂,观察15例上颌窦无明显炎症或炎症较轻受检者上颌窦自然引流状态及引流的关键部位。另选择89例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6个月,且上颌窦黏膜恢复良好的患者,观察其上颌窦引流状态及方式,并继续随访至12个月,内镜下评估黏膜的炎症情况,分析鼻内镜术后上颌窦引流方式与黏膜炎症状态的关系。结果上颌窦自然窦口引流的关键部位在自然窦口的后下,近钩突尾端的附着处。引流物出上颌窦向后下走行,最终流向鼻咽部。传统鼻内镜手术后,引流方式相对正常者15例,占16.9%;74例(83.1%)患者上颌窦的引流状态及引流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包括反向引流6例、多相引流31例、引流不能20例、“蓄水池”样改变9例以及黏膜失用8例。术后12个月33.7%的患者再次发生炎症反应,以黏膜失用炎症的发生率(100%)最高,其次是引流不能及反向引流(各占50%)。结论上颌窦自然窦口的后下近钩突尾端附着处是上颌窦引流的关键部位;鼻内镜术后,上颌窦自然引流关键部位的损伤甚至瘢痕形成,可以导致上颌窦的异常引流,过度开放上颌窦窦口,有可能加重上颌窦黏膜的损伤;上颌窦的异常引流状态及方式与黏膜炎症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东、湖南和广西三省非综合征型聋患者GJB3和GJB6基因突变的特征。方法选择200例来自广东、湖南和广西三省的非综合征型聋患者,提取外周血DNA,PCR扩增后,进行GJB3、GJB6基因编码区测序和GJB6大片段缺失del(GJB6-D13S1830)及del(GJB6-D13S1854)突变检测。结果 200例患者中发现GJB3 580G>A杂合突变2例,其中1例为GJB2 109G>A和GJB3 580G>A复合杂合突变,250G>A杂合突变1例,474G>A杂合突变1例,357C>T杂合突变35例,纯合突变1例,474G>A为首次发现。GJB3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1%(4/400)。未发现GJB6基因突变。结论本组广东、湖南和广西三省非综合征型聋患者GJB3基因等位基因突变率为1%;GJB6基因突变致聋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