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咽鼓管冠脉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49例(65耳)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试验组,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共16例(22耳),B和C组是对照组,B组单纯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共16例(21耳),C组单纯接受鼓膜置管治疗,共17例(22耳)。所有球囊扩张器械使用冠状动脉球囊。患者术后1、3、6个月定期随访。术后通过咽鼓管功能障碍7项问卷评分(the seven 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air,ETDQ 7)、咽鼓管评分量表(eustachian tube score,ETS)及声导抗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组患者术后1、3、6个月咽鼓管功能均有提高。鼓膜愈合后复查,A型鼓室图逐渐增多。A组术后3、6个月ETDQ 7评分均较B组和C组低,对照组C组较B组低。术后3、6个月ETS得分A组均高于B、C组,对照组之间C组较B组高。 结论对于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置管能显著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冠状动脉球囊价格较常规咽鼓管球囊便宜,用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同样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精细化耳鸣检查结果,探索其特点并尝试给予单次多元复合声治疗,初步分析其疗效。方法:以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鸣门诊的68例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精细化听力检查、耳鸣匹配,填写耳鸣残障(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量表,并尝试给予单次多元复合声治疗,初步判定其疗效。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耳鸣主调声频率、耳鸣主调声响度、残余抑制试验(residual inhibition test,RI)、THI量表等各因素内部分布情况及特点。结果:在6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3:35;年龄12~77(平均46)岁;耳鸣主调以高频为主,其中最常见耳鸣主调声频率为5 993 Hz和8 000 Hz;治疗后耳鸣减轻者35例(51.5%),耳鸣消失者7例(10.3%),总体有效率61.8%。耳鸣声治疗初步研究提示,声治疗疗效与残余抑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耳鸣主调集中于高频,精细化听力检查可以发现常规纯音测听发现不了的隐匿听力损失。患者RI试验结果与耳鸣多元复合声治疗效果相关,而性别、年龄、平均听阈水平、耳鸣主调声响度、THI量表等因素与患者耳鸣多元复合声治疗效果无关,约60%的患者通过多元复合声治疗达到短期减轻耳鸣的效果。从长远的耳鸣康复来看,需要制订长期的声治疗方案,再进一步研究其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15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术前外周血NLR及PLR预测术后生存的最佳截点,以此将患者分为低NLR和高NLR组以及低PLR和高PLR组,分析NLR及PLR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术前外周血NLR及PLR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 115例患者中获得随访107例,失访8例,随访率为93.0%。随访患者中27例死于喉鳞状细胞癌,80例生存。根据ROC曲线计算出PLR、NLR的临界值分别为139.79和2.83。107例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4.8%,其中低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2.7%;高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低N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1.8%;高N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的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NLR水平和PLR水平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LR水平以及NLR水平为影响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 PLR和NLR可能是影响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对成人患者听功能是否存在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选择30例诊断为中重度OSAHS的成年患者作为实验组,12例无打鼾症状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行纯音测听、宽频声导抗(wideband acoustic immittance,WAI)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检查。结果 OSAHS组60耳和对照组24耳,WAI结果显示在各频率段两组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纯音测听在4kHz、6kHz及8kHz频率OSAHS组听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DPOAE幅值在1kHz~16kHz各个频率点OSAHS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OSAHS会对成年患者的听觉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考虑为长期慢性缺氧所致,但不排除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听力正常青年人宽频声导抗(WAI)能量吸收率(EA)的特点,并比较EA在耳别、性别之间的差异。 方法 选择听力正常青年人60例(120耳),分别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宽频声导抗检查,分析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EA值呈不规则的倒“W”型。左右耳的能量吸收率仅在2 000 Hz频率段有统计学意义,余频率段无统计学意义。在250 Hz~630 Hz之间的女性能量吸收率稍低于男性的能量吸收率,在630 Hz~3 150 Hz之间女性的能量吸收率稍高于男性的能量吸收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正常青年人宽频声导在低频时能量吸收率较低,后迅速增长;中高频能量吸收率值较高。宽频声导抗能量吸收率在耳别、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在临床应用中通过比较宽频声导抗能量吸收率的差异性,可增加中耳疾病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手术后早期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0年3月收治的86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周内是否存在低钠血症分为正常组和低钠组。对两组间年龄、病程、基础疾病、术前体质量指数(BMI)、血生化指标、分期、术后每日入液量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86例患者术后发生低钠血症者26例,发生率为30.23%,其中重度2例,中度3例,轻度21例。两组间年龄、病程、基础疾病、分期、手术方式、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平均每日入液量等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BMI、血清白蛋白等,术后平均每日鼻饲总量、食盐鼻饲量,术后并发症有统计学差异(P< 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BMI、术后每日鼻饲量、每日食盐摄入量是低钠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BMI、术后每日鼻饲总量以及每日食盐鼻饲量与喉癌术后早期低钠血症发生有关;加强营养支持、补充钠盐摄入可降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