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2014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挫伤性睫状体脱离的诊治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重视。近年来,笔者对眼球钝挫伤所致低眼压及前房积血的患者均行前房角镜检查,仔细观察了房角结构的改变。其中11例确诊为睫状体脱离,7例实施复位手术,4例保守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泪道阻塞81例进行了临床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选择由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所致流泪或溢脓与泪小管狭窄或阻塞所致流泪81例、110只眼。其中单眼52例,双眼29例;男19例,女62例。18~45岁60例,46岁以上21例。泪小管狭窄或阻塞(横道阻塞)36例,鼻泪管狭窄或阻塞(竖道阻塞)45例。病程1月~3年,经口服消炎等药物,局部点抗生素眼水均无效,泪道冲洗不通。  处理方法及体会 横道阻塞:常规点0.25%氯霉素眼水3~5d后,用1~4号泪道探针(不超过4号)行泪道探通术,遇有阻力切忌强行用力,以免造成假道。探通成功后,保留探针15~20min,拔…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泪道阻塞81例进行了临床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选择由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所致流泪或溢脓与泪小管狭窄或阻塞所致流泪81例、110只眼.其中单眼52例,双眼29例;男19例,女62例.18~45岁60例,46岁以上21例.泪小管狭窄或阻塞(横道阻塞)36例,鼻泪管狭窄或阻塞(竖道阻塞)45例.病程1月~3年,经口服消炎等药物,局部点抗生素眼水均无效,泪道冲洗不通.  相似文献   
4.
王正兰  于治玲 《山东医药》2001,41(15):65-65
我们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翼状胬肉患者 3 4例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共 3 4例 ( 3 9眼 ) ,年龄 3 2~ 70岁。其中初发性胬肉 2 5只眼 ,复发性 14只眼 (伴睑粘连 2例 )。所有病例胬肉均侵及角膜组织 3~ 7mm,多数为肥厚进展期。治疗方法 :局麻下 ,常规分离翼状胬肉头部及体部 ,切除胬肉体部及上皮下增生的纤维血管 ,复发性胬肉局部有粘连者 ,注意避免损伤内直肌等其他组织。将胬肉切除后形成一个清楚的结膜缺损创面。取同眼颞上方角膜缘上皮连同部分结膜上皮组织 (宽 2~ 3 m m,长 6~ 8m m,不要连带…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青光眼已成为我国致盲的重要因素,而手术治疗已成为各种类型青光眼的有效治疗途径,如何掌握青光眼的手术时机。对抢救和保护青光眼病人的视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于治玲 《现代保健》2014,(16):16-18
目的:对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本院眼科收治的13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6个月患者的视力、前房深度与眼压的情况,并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经过6个月的随访,两组手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方深度均明显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术后的视力、前房深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没有出现大出血、虹膜损伤、继发恶性青光眼及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具有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院1986~1992年眼科住院病人共1846例(2168眼)。现将常见眼病分析如下。1.眼外伤:共收治466例(547眼),占25.27%。其中双眼外伤81例(17.38%),多为爆炸伤、化学伤。眼外伤中的钝挫伤占眼外伤的59.15%。2.角膜病:共355例(384眼),占19.22%。以病毒性角膜炎最多,化脓性角膜炎及霉菌性角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本院眼科收治的13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6个月患者的视力、前房深度与眼压的情况,并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经过6个月的随访,两组手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方深度均明显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术后的视力、前房深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没有出现大出血、虹膜损伤、继发恶性青光眼及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具有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根據1987年我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青光眼已成爲我國致盲的重要因素,而手術治瘵已成爲各種類型青光眼的有效治瘵途径,如何掌握青光眼的手術時機.對搶救和保凌青光眼病人的視功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