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POAE在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诱发性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法(DPOAE)听力筛查初筛“通过”情况,确定合理的“筛查通过标准”及DPOAE的应用价值。方法用DPOAE仪测试出生后2~4天的新生儿。结果正常足月新生儿听力初筛的通过率为84.8%,早产儿为71.4%;轻、中度窒息儿通过率为57.1%。结论此“筛查通过标准”设定合理。应加强早产儿,轻、中度窒息儿等高危儿的听力筛查及随访,以便及早确诊,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
170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情况,观察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的效果,分析初筛通过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对2005年5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70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出生42天进行复查,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左右到指定机构行听性脑干反应测听进行诊断。结果1700例新生儿接受初次筛查,其中1582例通过,通过率为93.06%。初筛“未通过”的118例新生儿全部进行复筛,复筛通过106例,通过率为89.83%。复筛仍未通过的12例,其中3例确诊为先天性听力损失。结论我院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76‰,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效果良好,初筛通过率与性别、分娩方式无关,足月儿较早产儿初筛通过率高,出生后3~5天进行筛查者通过率较出生后1~2天者通过率高。  相似文献   
3.
于春刚  张燕  岳凤枢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1):1552-1553,1556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伪聋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伪聋组(17耳)、正常对照组(20耳)和感音神经性聋组(32耳)进行DPOAE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伪聋组和正常对照组DPOAE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96. 47%和97. 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音神经性聋组的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颞骨骨折导致双侧面瘫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4例外伤致双侧颞骨骨折伴双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外伤导致颞骨骨折伴面瘫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术前与术后面神经功能及听力的恢复情况,分析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并进行疗效评估。4例患者中车祸伤3例、头部挤压伤1例,均为双侧颞骨骨折同时伴有颅内外损伤,伤后全部有意识丧失史,所有患者清醒后即发现面瘫。术前面神经功能Sunnybrook评分为(9.0±2.00)分。颞骨高分辨率CT显示8侧颞骨骨折均为纵行骨折,膝状神经节局部结构紊乱6侧,砧骨长脚骨折2侧。结果8侧面瘫中1侧在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7侧在保守治疗5~12周无明显恢复, 行面神经减压术,其中3侧同时行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术。术后随访1年, 面神经功能评分为(78.1±3.55)分,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听力较术前提高11.87 dBHL,与术前听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车祸伤是造成双侧颞骨骨折伴双侧面瘫的主要原因。颞骨骨折导致双侧面瘫具有合并颅内外损伤较多、面神经骨管损伤较重等特点。面神经减压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具有积极治疗意义,手术越早疗效越好。颞骨骨折导致的传导性聋可同时行听骨链重建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面神经分支畸形属于先天性畸形的一种,临床较为罕见,可发生于面神经内听道段、迷路段、鼓室段及乳突段[1,2]。本文报道1例在我院接受面神经减压手术的周围性面瘫患者,术中发现其面神经乳突段呈不完全分叉畸形。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3岁,右侧渐进性鼻塞10余年,无明显头痛、鼻腔异味、耳部不适等。体检:右侧鼻腔可见下鼻甲前端肿大,前部达前鼻孔,色淡红,表面光滑,触之较韧,表面无溃烂及出血,1%麻黄素收缩不良,后鼻孔及鼻咽部未见异常。鼻窦CT检查可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0岁,主因左侧面颊部肿胀1周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左侧面颊部肿胀,皮肤色泽正常,皮温无增高,触痛不明显,按压时有乒乓球感,左侧鼻腔黏膜水肿,下鼻甲不大,中鼻道无异常分泌物,右侧鼻腔通畅,左侧上列牙齿整齐,无缺失,触碰无疼痛.  相似文献   
8.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具有长期、慢性、反复发作等特点.目前,虽有众多药物用于焦虑症的治疗,但现有抗焦虑药物均存在易依赖、起效慢等诸多缺陷.因此,寻求能够迅速改善焦虑情绪,缓解由此产生的躯体症状,且无依赖性、戒断症状及宿醉现象的抗焦虑药物成为医学界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茶叶具有多组分共存、多靶点、多途径调节的特点,探索茶叶作为抗焦虑治疗的新途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就焦虑症发病机制,海马与焦虑症及EGCG与焦虑症之间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儿茶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鹌鹑高脂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儿茶素预防用药对血清及组织中脂质含量的影响,并对主动脉和肝脏进行肉眼和光镜组织学检查,检测儿茶素对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影响。结果 连续用药8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儿茶素各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 P<0.01),儿茶素中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 P<0.05),儿茶素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模型组相比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心肌及主动脉壁中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显著下降(P<0.05, P<0.01);病理检测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儿茶素各剂量组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程度明显降低(P<0.05, P<0.01),肝脏脂肪变分级标准明显低于模型组,肝脏系数也小于模型组(P<0.05, P<0.01),儿茶素可升高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含量(P<0.05, P<0.01)。结论 儿茶素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作用机制与其降脂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