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发病率较低,仅为颅内血管畸形或脊髓新生物的1/10左右,本病可能与其它组织的血管异常同时存在,如皮肤血管痣(Cobb综合征),皮肤、粘膜病变,和Klipple-Trenaunay-Weber综合征等。本报告的与胸腔血管畸形同时存在的脊髓血管畸形,我们尚未见诸报道。本还结合献就脊髓血管理畸形导致脊髓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神经外科麻醉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以期为麻醉和手术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科17例全麻手术病人,分成颅内疾病手术组(A组)与脊柱、脊髓疾病手术组(B组),于术前、麻醉(诱导完成)、术始、术中、术毕和术后6个时程连续监测SEP的潜伏期、波幅及波形并记录。结果麻醉后SEP潜伏期延长5.96%,波幅下降24.00%,未出现波形消失的情况。结论麻醉抑制SEP,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但未出现波形消失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实验采用吸入性麻醉剂异氟醚,对7条健康杂种犬进行控制性降血压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连续监测一侧大脑中动脉液动力学指数的改变。TCD可以作为一项较理想的监测手段,反映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的代偿状况,脑自动调节具有一半以上代偿潜力的控制性降压是安全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发病率较低,仅为颅内血管畸形或脊髓新生物的1/10左右.本病可能与其它组织的血管异常同时存在,如皮肤血管痣(Cobb综合征),皮肤、粘膜病变,和Klipple-Trenaunay-Weber综合征等.本文报告的与胸腔血管畸形同时存在的脊髓血管畸形,我们尚未见诸报道.本文还结合文献就脊髓血管畸形导致脊髓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颅内血管脂肪瘤一例哈立德丁美修患者男性,34岁。8年前出现阵发性头痛伴头晕,常规止痛药物不能使症状缓解。经MRI检查,发现松果体区有一占位性病变。松果体区四叠体池内可见一异常信号,T1加权、质子加权及T2加权均呈高信号,边界清楚,中央可见血管影。体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部累及颈动脉和多节颈椎肿瘤的处理方法。方法 报道1例颈部肌纤维肉瘤侵犯多节段颈椎管和颈动脉且同侧椎动脉已在前次手术中结扎的病例,本次第五次手术安全地阻断、切除颈动脉和肿瘤。颈椎钛板固定,创面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结果 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无脑缺血表现,颈椎稳定,皮瓣生长良好。结论 评估脑对颈动脉阻断的耐受性和多学科密切配合,难以手术处理的颈部巨大肿瘤可成功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部累及颈动脉和多节颈椎肿瘤的处理方法.方法报道1例颈部肌纤维肉瘤侵犯多节段颈椎管和颈动脉且同侧椎动脉已在前次手术中结扎的病例,本次第五次手术安全地阻断、切除颈动脉和肿瘤.颈椎钛板固定,创面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 结果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无脑缺血表现,颈椎稳定,皮瓣生长良好.结论评估脑对颈动脉阻断的耐受性和多学科密切配合,难以手术处理的颈部巨大肿瘤可成功切除.  相似文献   
8.
面肌痉挛病因学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面肌痉挛动物(HFS)模型,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理。方法 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颞浅动脉压人为脱髓鞘变的外周面神经主干的方法复制HFS动物模型,术后3、6周分别通过电生理技术透发异常肌反应(AMR)。结果 术后3周各组动物均未诱发AMR,术后6周在模型组动物上诱发AMR,而对照组动物仍无AMR。结论 动脉压迫面神经是HFS的发病原因,建立合适的HFS动物模型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进而推测化疗疗效.方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替尼泊甙(teniposide)化疗前后中枢神经系统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凋亡发生率.结果 300mg/M2 替尼泊甙化疗可显著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细胞凋亡发生率,从(21.39±15.56)%提高至(78.81±14.11)%(P=1.74×10-11);不影响正常脑组织细胞凋亡发生率(P=0.066).结论替尼泊甙化疗可显著诱导中枢神经系统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凋亡,具有强大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具有细胞生长与分化、细胞黏连与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修复损伤、免疫调节以及胚胎发育等多种生物学功能[1,2 ] 。小鼠体内实验显示TGF β能快速诱导血管形成,在体外实验中也观察到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3 ] 。我们采用TGF β1RNA狭缝杂交观察TGF β1在脑血管畸形(AVMs)中的作用。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取自我院和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陈衔成教授提供部分标本)手术切除14例脑AVMs及其周围脑组织标本和8例正常脑血管和脑组织标本液氮速冻,-70℃保存。2 .总RNA提取、RNA电泳: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电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