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7篇
  2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目前老年护理医院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特征。方法对2000年4月-2004年3月徐汇区两家老年护理院出院病人的病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家老年护理院共计发生医院感染939例次,医院感染率12.86%,检出病原菌284株,阳性率30.2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4.65%,其次为真菌、革兰阳性菌,分别为29.12%、25.92%,位于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其他真菌(14.36%)、白色念珠菌(12.23%)、铜绿假单胞菌(8.69%);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外,革兰阴性菌以亚胺培南最敏感,敏感率87%,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耐药率〉51%,对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的耐药率〉33%;MRSA和MRSE的检出率高达86.76%和76.32%;混合感染率34.51%。结论老年护理院医院感染率高.真菌所占的比例高;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2.
克林霉素国内外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克林霉素研究历史概况1963年Mason等首先提出用林可霉素母核合成克林霉素的设想,直到1966年由Magerlein等才合成克林霉素。克林霉素最早由美国普强公司首先开发成功,并于1969年取得美国专利权。1968年率先在瑞士上市,商品名:Dalacin。我国于1975年开发研制成功,此后国内很多厂都投入生产。目前克林霉素常与庆大霉素、氨曲南或其它抗菌药品联用治疗需氧-厌氧菌感染。近年来有报道用克林霉素治疗寻常座疮(外用)、艾滋病患者的肺囊虫和弓形虫感染以及消化道、皮肤、软组织、骨髓炎、妇产科的感染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疗效。克林霉素(clindamyci…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将脂肪抽吸术应用于矫治副乳腺的8例临床实践经验。方法: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单纯脂肪抽吸和脂肪抽吸 皮肤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副乳腺。结果:所有患者完全吸除副乳腺及局部增生的脂肪组织,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脂肪抽吸法不仅可以应用小切口微创治疗副乳腺,而且很好的解决了副乳腺局部脂肪组织增生的问题,提供了副乳腺矫治的一种较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环境中常见致病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建立一种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环境中常见致病检测和鉴定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合成后点样的方法把自行设计合成的一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固定在经过醛基化修饰的显微镜载玻片上,制成用于致病菌检测的基因芯片。结果:在相同的条件下,扩增了涉及12个菌属的151株细菌的165rDNA基因片段并与基因芯片杂交,经Scan-Array3000芯片阅读仪扫描得到特异性的交杂图,归纳这些杂交图,得到一套属(种)特异的典型杂交图谱。待检的样品菌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得到的杂交结果与典型图谱比对即可判断出样品的种类。用这样的方法对从实际样品中分离的细菌进行检测,准确率表达了96.2%(25/26)。结论:该项技术的建立为今后更大规模的检测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以推广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监督,商品检验检疫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三种细菌生物被膜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三种细菌的生物被膜(biofilm,BF)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产生。方法用改良平板培养法在硅胶膜上建立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BF的体外模型。用银染法及扫描电镜对BF进行鉴定。用双纸片试验检测ESBLs,等电聚焦电泳测定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结果三种细菌的各30株中,BF肺炎克雷伯氏菌组(A2组)中ESBLs的产生率最高(14株,46.7%),其浮游菌组(A1组)检出8株(26.7%);BF大肠埃希氏菌组(B2组)有10株(33.3%)产生ESBLs,其浮游菌组(B1组)检出6株(20.0%);BF铜绿假单胞菌组(C2组)有3株(10%)产ESBLs,其浮游组(C1组)为2株(6.7%)。浮游菌组中ESBLs的产生率低于BF菌组,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大肠埃希氏菌的BF组和浮游菌组的检出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A2组共检出14株产生ESBLs,有4种ESBLs,等电点分别为8.2(4株)、7.6(8株)、6.3(1株)和5.6(1株),A1组检出8株产生ESBLs,为3种ESBLs,等电点分别为8.2(2株)、7.6(5株)和5.6(1株);B2、B1组检出2种相同等电点分别为7.6(B1组4株,B2组6株)、8.2(B1组2株,B2组4株)的ESBLs;C1、C2组检出一种等电点为6.4的ESBLs(C1组2株,C2组3株)。以pI为7.6的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最高,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知母皂苷活血化瘀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了包含87个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探针的寡核苷酸芯片。将80 mg·L-1 知母皂苷作用8 h及未作用的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分别标记Cy 5和Cy 3荧光染料,然后与芯片杂交,检测知母皂苷对血管内皮细胞中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知母皂苷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后,血管紧张素酶原(AGT)基因、肾上腺素α2A受体(ADRA2R)基因和内皮素转换酶-1(ECE-1)基因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知母皂苷有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的动员、采集及冻存方法。方法18例病例中,恶性淋巴瘤16例(NHL14例,HD2例),睾丸肿瘤2例。病人行诱导化疗完全缓解后,采用大剂量联合化疗加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将分离的单个核细胞(MNC)经程序降温仪降至-80℃后,冻存-196℃液氮。冷冻前及解冻后分别行MNC计数和粒单系祖细胞集落(CFU—GM)培养。结果动员后外周血WBC及MNC总数明显增加,与动员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冷冻前后,MNC计数,CFU—GM集落数无明显差异。结论大剂量联合化疗加小剂量G—CSF动员方案是安全有效的。冷冻保存APBSC及复苏过程对细胞损伤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临床常见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同步试验法。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试验组)每次500mg,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每次400mg,均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均7~14天。共入选病例251例,其中:试验组122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15例,安全性评价例数122例;对照组129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22例,安全性评价例数129例。结果 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5%和98.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9%和98.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5%和9.35%。结论 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临床常见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新月弯孢霉对重楼皂苷的生物转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寻找选择性水解甾体皂苷C-3位糖链末端糖基的微生物,同时制备甾体皂苷的去糖基衍生物。方法利用新月弯孢霉(3.438 1)培养,对C-3位有双糖基结构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重楼皂苷Ⅴ(化合物Ⅰ)、重楼皂苷Ⅵ(化合物Ⅱ)进行生物转化;用反相C18开放柱进行转化产物的分离纯化,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新月弯孢霉(3.438 1)均能将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C-3位糖链末端的鼠李糖水解,转化为单糖基皂苷,转化产物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苷,即延龄草苷(trillin,化合物Ⅲ)和偏诺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Ⅳ)。结论首次发现新月弯孢霉(3.438 1)对重楼皂苷Ⅴ和重楼皂苷ⅥC-3位糖链的末端鼠李糖具有较强的水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国际敏感指数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在测定 PT- INR实验过程中建立实验室敏感指数 (L ocal ISI)值的方法和必要性。方法 :在 CA- 15 0 0全自动凝血仪上使用 INR定标血浆建立 INR标准曲线 ,并做回归分析 ,计算出 L ocal ISI值 ,并利用 Dade- behring公司产品 Thromborel S凝血活酶试剂 ISI值和 L ocal ISI值分别测定 4 3例正常对照组和 2 0例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 INR,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经校正本实验所用 Dade- behring公司产品 Throm borel S凝血活酶试剂 L ocal ISI值为 1.10 ,高于厂家提供的 ISI值。两组受试者利用 L ocal ISI值和 ISI值测定所得 PT- INR值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 L ocal ISI值组明显高于 ISI值组。结论 :直接利用试剂厂家标定的 ISI值进行 PT- INR值测定可能造成误差 ,仍应用 PT- INR定标血浆仪器上进行校正。利用实验室敏感指数 (L ocal ISI)值测定 PT- INR具有可信性 ,可应用于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