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4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349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608篇
口腔科学   101篇
临床医学   917篇
内科学   781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266篇
特种医学   1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85篇
综合类   1404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530篇
眼科学   215篇
药学   720篇
  9篇
中国医学   375篇
肿瘤学   37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1篇
  18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观察并评估角膜电刺激对糖尿病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 研究。健康雄性Spa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组后抽出8只作为正常大鼠组。余下32只先予 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抽出8只作为糖尿病组,余下 24只糖尿病大鼠采用孟加拉玫瑰红联合532 nm激光方法建立AION大鼠模型。将24只造模成功的 AION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分别为AION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电刺激组,予以角膜电刺 激(刺激参数为:电流1 mA,频率20 Hz,波宽1 ms/phase,刺激时间1 h,隔日1次,刺激2周);假电 刺激组,电极安放位置与电刺激组相同,仅不接通电源。2周后5组大鼠进行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 层扫描和视觉诱发电位,然后处死,行视网膜及视神经冰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数据采用 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大鼠组视盘上半部视网膜厚度为(211±13)μm, 糖尿病大鼠组为(206±16)μm,AION模型组为(240±54)μm,假电刺激组为(216±11)μm,电刺 激组为(198±4)μm,5组视盘上半部视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54,P=0.038)。其中AION 模型组视盘上半部视网膜厚度高于正常组、糖尿病组、电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正常组与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ON模型组与假电刺激组未见明显差异。视觉诱发电位示 AION模型组N1潜伏期较电刺激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P<0.001);AION模型组P1潜伏 期较正常组、糖尿病组、假电刺激组、电刺激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2.5、2.6、3.2, P<0.05);电刺激组N1-P1波幅大于假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P<0.001)。结论:角膜电 刺激能促进糖尿病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肿胀的视盘变薄,加速视盘水肿的消退,同时在 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4.
BACKGROUND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 is a rare disorder that typically presents with ascending weakness, pain, paraesthesias, and numbness, which mimic the findings in lumbar spinal stenosis. Here, we report a case of sever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combined with GBS.CASE SUMMARYA 70-year-old man with a history of lumbar spinal stenosis presented to our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severe lower back pain and lower extremity numbnes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sever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However, his symptoms did not improve postoperatively and he developed dysphagia and upper extremity numbness. An electromyogram was performed. Based on his symptoms,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electromyogram, he was diagnosed with GBS. After 5 d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0.4 g/kg/d for 5 d) therapy, he gained 4/5 of strength in his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 and denied paraesthesias. He had regained 5/5 of strength in his extremities when he was discharged and had no symptoms during follow-up.CONCLUSIONGB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pinal disorder, even thoug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hows sever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This cas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a careful diagnosis when a patient has a history of a disease and comes to the hospital with the same or similar symptoms.  相似文献   
5.
蒋巍  孙育民  李颖  王蓓  薛元媛  王骏 《心脏杂志》2015,27(2):249-250
1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四肢近端肌肉无力9个月,加剧1周"于2013年9月22日入院。患者于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肌肉无力,以近端肌力减退为主,主要表现为上楼梯费力,提重物困难,易疲劳,尚可参加工作,无发热、皮疹、肌痛、感觉异常等,无明显晨轻暮重的波动现象,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劳动耐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下  相似文献   
6.
7.
建立了顶空毛细管GC法测定头孢西丁钠中甲醇残留量,并探讨了药物结构中甲氧基对测定的影响。采用DM-624石英毛细管柱,检测器为FID。甲醇在0.02~5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1.8%。  相似文献   
8.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DSA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和冠脉造影对比,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8例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有创性冠脉造影检查,依据AHA17段分段法,评价所有有效节段,并将两者进行对比。结果:冠脉造影显示阴性病例占7.1%(2例),单只病变占21.4%(6例),多支病变占71.4%(20例)。按节段分析,CT检出冠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94.6%,90.0和95.3%。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的冠脉造影检查对检出正常冠脉节段以及狭窄节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PICC的X线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周和清  扬蓓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009-2010
目的:旨在探索PICC末端位置的合理区间。方法:观察79例患者PICC末端位置、置管后的近、远期临床表现以及100例正常胸片肺门位置。结果:导管末端位于第一前肋端至右肺门上方时,少有不良反应。结论:导管末端位置以第一前肋端至右肺门上方为宜。  相似文献   
10.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合理性与评价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合理性与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2月期间至2003年2月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64例的l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无死亡及腹腔感染。7例(10.9%)发生切口感染,3例(4.7%)发生吻合口漏,均治愈。住院时间10~36d,平均16d。结论 部分经选择的病例中开展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选择性应用一期切除吻合术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