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临床本科生在放射科实习普遍存在轮转时间短、积极性不高、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影像阅片软硬件设施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应用RadiAnt DICOM Viewer和CBL模式在临床本科生放射科实施线上实习教学。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本科生临床技能阅片测验结果显示及格率达91.18%(124/136)。随堂测验平均成绩为(85.71±10.99)分,及格率达91.91%(125/136)。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84.56%(115/136)的学生更加认可应用RadiAnt DICOM Viewer进行临床阅片教学;80.88%(110/136)的学生通过本次课程培训后,表示对影像学更加感兴趣;90.44%(123/136)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影像学线上实习教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静脉移植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可行性及其时效性。方法脐血MSCs移植使用前以4′,6-二脒基-2-苯吲哚盐酸(DAPI)体外标记。实验选用7日龄SD大鼠38只制备HIBD模型,死亡3只,余35只共分3组:空白对照组(n=11);移植1组(n=12),在HIBD后第2天经鼠尾静脉注入脐血MSCs;移植2组(n=12),在HIBD后1周开始移植。两组均于移植后第2天以及HIBD后2周分别随机将鼠处死、取脑,用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取海马回区相同部位的缺血脑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API阳性细胞数。结果移植2组,1周后缺血脑组织细胞外间隙缩小,细胞数明显增加,脑组织水肿已明显减轻,在大鼠病灶侧脑内,可见大量的DAPI阳性细胞向病灶区及周围迁移和扩散,没有明显的界限。而移植1组于移植后病灶侧脑内很少见到DAPI阳性脐血MSCs分布,其脑组织水肿程度及细胞外间隙的改善和细胞数目的增加也不明显。结论脐血MSCs移植治疗新生大鼠HIBD,能有效透过血脑屏障,在病灶脑组织周围迁移、扩散、整合;移植时间选择HIBD后1周时有良好疗效。移植治疗过程中未见植入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a/Ⅲa属整合素家族,是纤维蛋白原受体,介导血小板聚集。GPⅡb/Ⅲa复合物质和(或)量的缺陷可导致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sThrombasthenia,GT)〔1〕。检测血小板膜GPⅡb/Ⅲa质或量的变化,是从分子水平诊断GT的重要手段。我们采用单抗直接法标记血小板,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10例健康对照和2例GT患者血小板膜GPⅢa、GPⅨ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式诊断GT具有简单、快速和灵敏等特点。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及血栓形成(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 and Thromobosis,HTIT)是肝素治疗的并发症,可分为二型:Ⅰ型为非免疫机制介导的,不伴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临床上不需特殊处理;Ⅱ型为免疫机制介导的(以下所述HIT均指Ⅱ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疗效。方法对40例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析,采用直接培养法或24/48h短期培养法G显带技术检测染色体。应用兼顾髓系和淋系的V(M)DALP方案联合化疗,Ph阳性患者部分加用伊马替尼治疗。结果符合急性双表型白血病诊断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发病时WBC≥30×10^9/L者20例(50.0%),WBC≥100×10^9/L者6例(15.0%),合并肝、脾肿大者16例(40.0%),2例患者(5.0%)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以同时表达髓系和B系抗原者最常见,占72.5%,髓系和T系抗原共同表达者占25.0%,B系和T系抗原共同表达者占2.5%。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患者中CD34阳性高表达占80.0%;对30例患者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核型者13例,占43.3%,异常核型者17例,占56.7%,其中9例(30.0%)Ph染色体阳性表达;40例患者完全缓解19例(47.5%),9例Ph染色体阳性患者完全缓解3例(33.3%)。结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高白细胞者多见,以表达髓系和B系抗原共表达者最常见,异常核型发生率高,Ph染色体阳性者多见,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CT定量和定性特征的模型鉴别胃神经鞘瘤和胃肠道间质瘤。方法 收集116例胃肠道间质瘤和34例神经鞘瘤患者CT资料,收集CT定性特征包括形态、位置、生长方式、密度、边界、黏膜面溃疡、瘤内出血、坏死、囊变、钙化和定量特征包括长径、短径、病灶各期CT值并计算肿瘤各期强化程度、相对/绝对强化率炎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胃肠道间质瘤和胃神经鞘瘤间CT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子。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对比胃肠道间质瘤,胃神经鞘瘤多发生在胃体,呈腔外型、混合型生长,黏膜面溃疡多见,且瘤体积较大,肿瘤静脉期CT值、静脉期强化程度、静脉期绝对强化率较高。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长径、位置、生长方式、边界、囊变和静脉期绝对强化率是鉴别胃神经鞘瘤与胃肠道间质瘤的独立危险因子。基于联合CT定量和定性特征的联合模型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基于CT定量特征模型(AUC 0.955 vs.0.837,P=0.003)和基于CT定性特征模型(AUC 0.955 vs.0.896,P=0.009)。结论 肿瘤长径、位置、生长方式、边界、囊变和静脉期绝对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2021年10月5日—10月20日期间在非洲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210名队员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医疗队员心理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结果:38.6%(81/210)的队员存在心理压力,17.5%(37/210)的队员存在轻中度职业倦怠,9.9%(21/210)的队员存在中重度职业倦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驻地安全不满意(OR=3.367,95%CI:1.498~7.570)和当地医院不重视(OR=3.751,95%CI:1.684~8.353)是心理知觉压力可能的危险因素,家庭顺心(OR=0.439,95%CI:0.003~57.419)是心理知觉压力保护因素。初级职称(OR=2.951,95%CI:1.443~6.034)和对驻地安全性不满意(OR=2.625,95%CI:1.210~5.964)是职业倦怠可能的危险因素,家庭顺心是职业倦怠的保护因素(OR=0.010,95%CI:0.000~0.74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巨大子宫肌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旨在提高影像认识。方法对26例(均行MPR重建;增强扫描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肿瘤最大径线约9-35cm之间;位于子宫浆膜下(n=8)、子宫阔韧带(n=5)、子宫肌壁间(n=11)和子宫颈肌部(n=2);平扫7例为均质性,与子宫等密度,17例为非均质性,2例为囊实混合性;CT增强扫描11例不均匀明显强化,其内均可见多发细小血管影,1例不均匀轻度强化。合并卵巢肿瘤或囊肿6例,其中1例误诊为浆膜下子宫肌瘤;7例表现不典型;11例病理证实肿瘤内玻璃样变性,6例粘液样变性,2例囊性变性。结论 巨大子宫肌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点,掌握其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但对于部分不典型表现的子宫肌瘤的诊断,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9.
用流式细胞术对30例正常人及45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了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检测并与ELISA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患者组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为76.14±22.4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96±10.42(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PAIgG敏感性为71.4%,与ELISA法接近(71.1%),准确度83.2%,高于ELISA法,假阳性率17.9%,低于ELISA法。对5例患者观察了激素治疗后PAIgG、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均表现为治疗后PAIgG下降,血小板计数上升。认为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PAIgG检测法,可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0.
孟美丽  黄瑞滨 《江西医药》2009,44(3):279-28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产生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引起皮肤黏膜出血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尽管ITP的临床特点很重要,但ITP的诊断仍为排除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