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残胃癌致病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发病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30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化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残胃癌以腺癌为主,多见于胃空肠吻合口,距第一次手术时间平均为16.8年;原行Billroth-Ⅱ式胃手术25例;残胃过大23例;不吸收缝线残存及异物反应19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20例。结论残胃癌的发生与十二指肠胃返流、胃内细菌过度生长、胃粘膜细胞营养环境改变、HP感染、残胃过大、不吸收缝线残存及距第一次手术时间长等因素有关。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可望减少残胃癌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3.
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193例中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3例中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中有12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瘘发生率为6.2%,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肿瘤超过1/2周肠管10例,小于1/2周肠管2例;Dukes’B期1例,C期11例:合并糖尿病8例,无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肠梗阻9例,无合并肠梗阻3例:术前放疗5例,无术前放疗7例;低蛋白血症10例,无低蛋白血症2例;明显贫血10例,无明显贫血2例。[结论]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小、Dukes’分期、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前放疗、合并糖尿病及合并肠梗阻等因素与吻合口瘘的发生密切相关。针对以上冈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减少中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疗低位前切除术大网膜成形袖套覆盖吻合口预防术后吻合口漏的作用。方法将低位直肠癌121例,行新辅助放疗低位前切除术,其中60例(治疗组)术中常规吻合后用大网膜成形袖套覆盖吻合口,61例(对照组)术中仅常规吻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均无吻合口漏发生,对照组61例中有6例(9.8%)出现吻合口漏,治疗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网膜成形袖套覆盖吻合口是预防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疗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5岁以下青年人直肠癌48例临床资料,并与60岁以上老年人直肠癌256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人直肠癌以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腹痛、腹胀、肛门疼痛及骶尾部疼痛为主;肿块距肛缘小于7cm占70.83%;肿瘤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居多;肿瘤巾晚期(Dukes’C期+D期)比例显著高于老年人(81.25%VS.55.08%):根治性手术率低(58.33%VS.88.67%);误诊率高;3年生存率低(16.67%VS.43.36%)。[结论]青年人直肠癌以腹痛、腹胀、肛门坠胀及骶尾部疼痛为主,低位直肠癌多见,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居多,肿瘤细胞分化差、侵袭性强.且易延误诊断,误诊率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48例35岁以下青年人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肿瘤的发生部位、病理特征、肿瘤分期、合并症漏诊情况、治疗及随访结果,并与256例60岁以上老年人直肠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人直肠癌临床表现以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腹痛、腹胀、肛门疼痛及骶尾部疼痛为主,肿块距肛缘小于7cm占70.83%;肿瘤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居多,肿瘤中晚期(Dukes分期C期+D期)比例显著高于老年人,侵及浆膜层和淋巴结转移率高,根治性手术率低,合并症漏诊率高,预后差,3年生存率低。[结论]青年人直肠癌肿瘤细胞分化差、侵袭性强,且易延误诊断,合并症漏诊率高,预后不良,因此需重视青年人直肠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腹腔镜手术后大块标本取出的切口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按设定标准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6月-2012年6月腹腔镜肝脏、脾脏及胃肠道切除术后大块标本取出切口位置、长度、并发症及美容效果。结果符合入选标准301例,其中肝切除56例,脾切除43例,胃切除66例,右半结肠切除35例,横结肠切除12例,左半结肠切除9例,乙状结肠切除25例,直肠切除55例。切口位置:上腹正中切口125例,下腹正中切口50例,脐周绕脐切口61例, Pfannenstiel切口39例,左下腹斜切口13例,左中腹经腹直肌切口9例,陈旧性切口4例。切口感染11例(11/301,3.6%),切口疝2例(2/301,0.7%)。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切口位置(β=0.596, P=0.000)和合并症(β=-4.526,P=0.000)是切口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腹部腹腔镜手术后大块标本取出的切口应兼顾消化道重建需要、肿瘤标本完整性、美容、微创及减少并发症等因素进行选择设计,切口位置和合并症是切口感染和切口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