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0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3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激光动力学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激光动力学治疗(PDT)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德国产光敏剂photosan-3,2 mg/kg静注后48 h在内镜下用德国产CERALAS PDT 630 Laser 200 J/cm照射病变部位,必要时72~96 h内再重复1至2次.结果 23例患者近期疗效良好.CR 11例,肿瘤消失,管腔通畅;SR 9例,6例仅见有少许肿物残留,3例肿瘤缩小一半以上;MR 2例,因肿瘤堵塞管腔无法插入光纤所致;1例隆突转移癌PDT治疗后第3天因肿瘤坏死脱落致大出血而死亡.结论 PDT治疗支气管肺癌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可重复治疗的特点,尤其对不能手术的气管、支气管腔内生长为主的中央型肺癌、支气管肺癌术后残端复发及有放、化疗禁忌证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治疗腰肌劳损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丽芳 《新中医》2004,36(5):50-5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采用当归针、胎盘组织液、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TDP照射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短期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治疗腰肌劳损具有显著而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紊乱跟Ⅱ型糖尿病(ⅡDM)患者继发动脉粥样硬化并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Ⅱ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空腹血糖(GLU)、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l(ApoAl)和载脂蛋白B100(ApoBloo),并进行统计、比较并与患者的病情进行对比分祈,并对高血糖、血脂组患者跟踪观察、治疗。结果Ⅱ型糖尿病组同健康对照组比较、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合并症组跟无合并症组、高血糖组跟血糖正常组比较,CHO、TG和ApoBloo的含量均升高(P<0.05),而HDL-C和ApoAI含量降低(P<0.05)。而高血糖、血脂组患者,已经初步出现或在随后的观察中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的临床表征,且治疗效果不佳。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异常,特别是CHO、TG的大幅升高,提示患者在出现动脉硬化性心血管合并症之前,体内已经具备了诱发合并症的生化基础,应早期采取针性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上皮性卵巢癌发病危险因素及初次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7年3月四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在本院住院治疗的80例非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探究上皮性卵巢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初次治疗后影响患者预后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初潮年龄、月经期、痛经、妊娠次数、自然流产史、人工流产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月经周期、累计月经年数及子宫肌瘤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自然流产史、人工流产史及月经期为影响上皮性卵巢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初次治疗年龄<51岁、绝经、术后病灶残留<1 cm、肿瘤为中高分化、术后化疗次数≥6次以及无术后并发症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高于初次治疗年龄≥51岁、未绝经、术后病灶残留≥1 cm、肿瘤为低分化、术后化疗次数<6次以及有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灶残留≥1 cm、术后并发症的发...  相似文献   
5.
男,8天,以皮肤黄染4天,拒乳2天入院。第1胎,足月顺产,生后第4天发现皮肤黄染,逐日加重。第六天拒乳,烦躁,左耳下方发现肿块。体检:T37.5℃,P110次,R30次。精神差,皮肤黄染。头颅无畸形,前囟平,左腮腺局部性红肿约2×2cm,  相似文献   
6.
赵凯丽  韦桂源  黄丽芳 《广西医学》2020,(20):2706-2709+2731
膀胱癌在我国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占据首位,死亡率较高。目前,手术是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而围术期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包含麻醉学、外科医学、护理学等的交叉学科理念,近年来逐渐应用于外科领域并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就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制定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护理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胸腔镜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术后疼痛特点,分析手汗症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为中医药应用于手汗症围手术期治疗提供必要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8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接受胸腔镜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的129例手汗症患...  相似文献   
8.
黄丽芳  利颖 《全科护理》2015,(8):706-707
[目的]探讨在分娩过程中使用导乐分娩球对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科分娩的产妇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接受分娩球相关知识及操作的理论指导培训并在分娩过程中使用导乐分娩球,对照组不应用分娩球外,其他措施与观察组一致。比较两组产程、疼痛情况、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程短,疼痛程度轻,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应用导乐分娩球可减轻疼痛程度、促进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上将苓桂术甘汤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资料分类,共分为3组;采用RevMan基础Meta分析研究3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方法 运用自1949年—2013年的3大数据库CNKI、CBM、VIP查检所需相关文献资料,全面筛选、整理符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之Meta分析评价的研究文献。然后使用RevMan5.2进行Meta-analysis处理3组苓桂术甘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研究,包括OR、RR、RD等。结果 共纳入36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计733例患者,经Meta分析后得知组间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①苓桂术甘汤+西医三联疗法VS西医三联疗法:OR=3.54,95% CI为[1.92,6.56],Z检验=4.03,P<0.0001;RR=1.25,95%CI为[1.12,1.40],Z检验=4.07,P<0.0001;RD= -0.18,95%CI为[-0.26,-0.10],Z检验=4.36,P<0.0001。②苓桂术甘汤+西医四联疗法VS西医四联疗法:OR=4.83,95%CI为[1.51,15.41],Z检验=2.66,P=0.008;RR=1.16,95%CI为[1.04,1.30],Z检验=2.67,P=0.008;RD= -0.13,95%CI为[-0.23,-0.04],Z检验=2.81,P=0.005。③苓桂术甘汤+西医六联疗法VS西医六联疗法:OR=2.54,95%CI为[1.28,5.05],Z检验=2.67,P=0.007;RR=1.22,95%CI为[1.04,1.43],Z检验=2.49,P=0.01;RD=-0.15,95% CI为[-0.27,-0.004],Z检验=2.66,P=0.008。结论 苓桂术甘汤结合西药比单纯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NPC)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头颈恶性肿瘤之首。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NPC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放疗抵抗严重地影响NPC的放疗效果,所以开展NPC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研究,以降低NPC放疗抵抗性、增强其放疗敏感性成为目前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学者们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micro RNA组学等方面对NPC放疗抵抗产生的原因及分子机制进行大量研究,该文就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