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者,女,63岁,退休干部,因幻听、失眠、抑郁与兴奋交替,走路蹒跚33年,以"心隐性精神病"反复住精神病院,在各医院以精神病治疗,长期服用氯丙嗪等,效果不佳.2000年2月24日,患者因"不明诱因心悸3h"来本院.查:BP180/120mm Hg(1mm Hg=0.133kPa),面如痴呆,思维迟缓,切题,步态不稳,四肢肌力Ⅳ级,余未见阳性体征.血脂TC5.4mmol/L,TG4.7mmol/L,超声心动图正常,颈动脉壁增厚,血常规、血糖及肝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及营养状况与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脂、白蛋白等指标,并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8个月。60例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8.3%和48.3%;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与正常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20.0%和54.0%(P<0.05);贫血与非贫血患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30.8%和61.8%(P<0.05);营养不良者与未发生营养不良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21.4%和56.5%(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嗜酸性粒细胞、血红蛋白、BMI、白蛋白与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及白蛋白是影响患者2年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及白蛋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益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3年,痰血14年,加重1个月于2003年6月3日入院.患者于1980年始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盗汗,自服消炎止咳药好转.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痰量渐多,常呈黄稠痰.1984年在当地医院摄胸片后按"肺结核"一直抗痨治疗19年(用药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症状逐渐加重,1989年出现痰中带血丝及血块,1994年后咯血加重,发病时多为整口血痰,2002年后常感气短心累、反复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4.
服用碘油丸和海藻多元片致头发脱落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5年4月中旬,我科根据区卫生防疫站要求,对我地0~20岁的健康人群进行补碘。按要求规定:0~6岁儿童服用海藻多元片(重庆国际生命科技实业集团公司研制,四川省涪陵海博  相似文献   
5.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PE在西方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疾病,在我国因缺乏检查手段和足够的警惕,导致误诊、漏诊颇多.现就2例肺栓塞病例,结合文献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6.
魏魁 《临床肺科杂志》2014,(11):1994-1996
目的探讨单纯肺炎与卒中后肺炎高龄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我院呼吸内科治疗、年龄大于65岁的高龄肺炎患者。将高龄肺炎患者分为单纯肺炎组和卒中后肺炎组,每组60例。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比于单纯肺炎组,卒中后肺炎组伴有糖尿病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概率较高,卒中后肺炎组的白细胞升高概率和低蛋白血症发生概率较高,氧分压水平较低,且更容易伴发双肺炎症(P0.05),而吸烟史、发热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卒中后肺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与吞咽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原学检测发现高龄卒中后肺炎患者痰培养结果,发现更易合并革兰氏阴性菌感染(P0.05)。结论高龄卒中后肺炎患者一般情况指标较单纯老年性肺炎患者差,且病原学复杂,在初始选择抗生素治疗时应注意覆盖可能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