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与胸椎旁阻滞对开胸肺叶手术后镇痛效果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取行开胸肺叶手术的肺癌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7例患者术后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B组38例患者术后采用胸椎旁阻滞.对比两组患者T0(入室时)、T1(切皮时)以及T2(缝皮时)时生命体征,手术后6 h、12 h、24 h以及48 h时疼痛镇静评分、肺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1时A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明显高于T0时及B组T1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A组患者FVC及FEV1较同时间点B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03%,远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椎旁阻滞与胸段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相当,但对患者肺功能早期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导管误入血管的先兆指征和规避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0例患者施行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时,按置管过程中是否遇到阻力分4组.置管过程顺畅未遇明显阻力者为A组;置管中遇到明显阻力,出现神经刺激症状者为B组;置管中遇到阻力,无神经刺激症状者,按患者住院号末位数的奇偶数分组(设定0为偶数),奇数归为C组,偶数归为D组.C组采用加压平推法置管,B组和D组采用旋入法置管.分析各组患者穿刺置管导管成功率及误入血管率.结果 A组患者1805例,B组患者16例,C组患者83例,D组患者96例.C组导管误入血管发生率[67.47%(56/83)]明显高于A、B、D 3组(P<0.01),但A、B、D 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穿刺置管过程遇有阻力,则无神经刺激症状可作为导管误入血管的先兆指征.采用旋入法置管则可有效解决置管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髓疾病术中唤醒时间和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7例神经外科脊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右美托咪定维持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维持组。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治疗组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 μg/kg·h,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唤醒前5 min(T1)、自主呼吸恢复(T2),唤醒即刻(T3),和唤醒后5 min(T4),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脑电双频指数变化,并比较两组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及唤醒时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唤醒即刻,唤醒后5 min,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唤醒前5 min(P<0.05),治疗组唤醒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唤醒即刻躁动情况、唤醒期间脑电双频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不延迟术中唤醒时间,且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躁动发生率减少,用于脊柱脊髓手术术中唤醒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滑炜  高怀新 《中国医师杂志》2010,13(11):359-361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导管误入血管的先兆指征和规避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0例患者施行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时,按置管过程中是否遇到阻力分4组.置管过程顺畅未遇明显阻力者为A组;置管中遇到明显阻力,出现神经刺激症状者为B组;置管中遇到阻力,无神经刺激症状者,按患者住院号末位数的奇偶数分组(设定0为偶数),奇数归为C组,偶数归为D组.C组采用加压平推法置管,B组和D组采用旋入法置管.分析各组患者穿刺置管导管成功率及误入血管率.结果 A组患者1805例,B组患者16例,C组患者83例,D组患者96例.C组导管误入血管发生率[67.47%(56/83)]明显高于A、B、D 3组(P<0.01),但A、B、D 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穿刺置管过程遇有阻力,则无神经刺激症状可作为导管误入血管的先兆指征.采用旋入法置管则可有效解决置管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丙酚+瑞芬太尼对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代谢及血清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56例,麻醉危险度(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异丙酚维持麻醉。全静脉麻醉维持深度,监测插管即刻(t_0)、硬脑膜切开前(t_1)、动脉瘤夹闭前(t_2)、动脉瘤夹闭即刻(t_3)、和手术结束时(t_4)的各时间点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O_2)、颈内静脉球氧饱和度(SjvO_2)、动脉血乳酸浓度(La)、静脉血乳酸浓度(Ljv)、动、静脉血乳酸浓度差(DLjv-a),两组同步抽外周静脉血5 mL,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患者的血清SI00β蛋白、NSE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患者在t_0、t_1、t_2时点血压(BP)、HR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在t_3、t_4这2个时点颈内静脉球氧含量差(Da-jvO_2),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SjvO_2明显降低,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t_0、t_1、t_2、t3、t_4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S100β蛋白、NS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可改善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液流变状态,增加脑含氧量。降低血液中S100β蛋白、NSE含量,减少神经损害,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滑炜  高怀新 《华夏医学》2011,24(2):160-162
目的:通过大样本观察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导管误入血管的先兆指征和规避方法.方法:1 698例需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在施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时根据置管过程中是否遇到阻力分组.置管过程顺畅未遇明显阻力者归入A组;置管过程不顺畅遇到明显阻力者,暂停置管,依据该患者住院号末位数的奇偶性分别归组(设定0为偶数),奇数者归入B组,偶数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七氟烷吸入麻醉与靶腔输注丙泊酚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98例行消化道肿瘤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行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行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的手术及麻醉恢复情况、美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 h,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6h 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及术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P>0.05)。结论与七氟烷吸入麻醉相比,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后的麻醉苏醒质量更高,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小,但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
滑炜  高怀新 《当代医学》2010,16(36):47-48
目的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时按体重个体化配置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最佳剂量。方法 60例择期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行自控静脉镇痛,随机均分为A组(舒芬太尼5.0μg/kg)、B组(舒芬太尼4.0μg/kg),PCIA不给负荷量。记录术后0、4、8、12、24、48h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生命体征、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镇静、镇痛满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患者恶心、呕吐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以舒芬太尼4μg/kg配置PCIA时,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