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贫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统计41例晚期NSCLC患者治疗前后癌性贫血的发生率,分析其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PS评分的关系,并探讨癌性贫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化疗2个周期后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化疗前(63.4%vs24.4%,P<0.01),贫血严重程度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而加重。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S评分是发生癌性贫血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期、PS评分、癌性贫血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的因素,化疗前无贫血的患者较化疗前有贫血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明显延长,分别为4.2个月和2.6个月(P=0.005)。临床分期、癌性贫血也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化疗后并发癌性贫血的患者中位生存期较未发生癌性贫血者明显缩短,分别为15个月和26个月(P=0.001)。[结论]晚期NSCLC患者有较高的贫血尤其是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无论化疗前发生的贫血还是化疗导致的贫血均严重影响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肺曲菌病的CT特点。方法回顾1999年1月~2010年9月收住笔者医院肺曲菌病40例,分析其胸部CT特点。结果患者中肺曲菌球病20例,15例表现为空气新月征,5例表现为空气环征,3例有滚珠征;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5例,4例患者发现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黏液栓形成,其中2例合并密度增高的牙膏样、指套样阴影;侵袭性肺曲霉菌12例,8例患者表现为两肺多发类圆形小结节周围包绕晕征,其中4例伴有楔型实变,2例表现为近胸膜下团块影,伴中心低密度影和空气新月症1例,2例见右肺大片云絮状密度增高影;阻塞性支气管曲霉菌病3例,2例浸润性团块阴影,1例右主支气管内低密度影,部分中间合并右侧中间段支气管腔堵塞。结论不同类型的肺曲菌病CT表现各具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对不同类型肺曲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粒细胞缺乏组和非粒细胞缺乏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年5月-2011年10月58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按粒细胞计数分为粒细胞缺乏组和非粒细胞缺乏组,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粒细胞缺乏组确诊率为7.7%,低于非粒细胞缺乏组的47.4%;粒细胞缺乏组临床表现以抗菌药物无效的长期发热为主,发生率为74.4%,而非粒细胞缺乏组以咯血为主,发生率为63.2%;粒细胞缺乏痰培养的阳性率为30.8%,低于非粒细胞缺乏为52.6%,粒细胞缺乏组肺部CT多见两肺多发结节、晕征,发生率分别为79.5%、51.3%,非粒细胞缺乏组以团块影为主,发生率为47.4%;粒细胞缺乏组使用抗真菌药总体有效率为38.5%,低于非粒细胞缺乏组的57.9%,前者死亡率为61.5%,高于后者的42.1%.结论 IPA粒细胞缺乏与非粒细胞缺乏组临床特点不同,认识这些特点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笔者医院2006年~2011年25例ABPA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按病程分急性期(Ⅰ期)13例、缓解期(Ⅱ期)5例、复发加重期(Ⅲ期)4例、激素依赖哮喘期(Ⅳ期)2例、纤维化期(Ⅴ期)1例.20例非缓解期患者的主要症状均为咳嗽喘息,其总IgE都大于1050mg/L,其中4例Ⅲ期患者IgE水平较加重前上升2~5倍.除4例Ⅰ期和5例Ⅱ期患者以外,其余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升高.25例患者按胸部CT表现分血清型(ABPA-S)6例,胸部CT表现无异常;中央支气管扩张型(ABPA-CB)12例,表现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黏液栓形成;其他影像学表现型(ABPA-CB-ORF)7例,其中4例游走性肺内斑点、斑片状浸润.ABPA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患者所处的分期,Ⅰ期和Ⅱ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好,而Ⅲ期、Ⅳ期治疗相对困难,Ⅴ期患者治疗效果差.结论 不同临床分期的ABPA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掌握这些特点,不仅有助于早期诊断,而且对于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脂联素是由脂肪组织特异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在糖代谢和脂类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与肥胖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对脂联素对肿瘤血管的作用仍有很大分歧,本文讨论脂联素对肿瘤新生血管的作用,提示其作为肿瘤血管抑制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瘦素和癌组织中受体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取5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新鲜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瘦素的浓度,并且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瘦素受体的表达,并分析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有直肠(16例)、左半结肠(12例)、右半结肠(22例),按肿瘤TNM分期,Ⅰ/Ⅱ期组(22例),Ⅲ/Ⅳ期组(28例)。肿瘤组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位置肿瘤患者血清瘦素表达有明显差异;晚期肿瘤组瘦素水平高于早期组;有远处转移组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超重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瘦素水平与患者性别,肿瘤分化没有明显相关。瘦素受体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均有表达,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晚期癌组织瘦素受体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高于早期癌组织;但瘦素受体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位置,体重指数无明显相关。结论瘦素可能有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远处转移的作用,另外瘦素在肥胖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