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膀胱多原发恶性肿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收治1例膀胱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现结合文献,对多原发恶性肿瘤进行深入讨论。1病例报告患者男,78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3天于2002年5月17日入院。查体:膀胱充盈耻骨上2指,无压痛,尿道口见血性尿液溢出。膀胱镜见:膀胱内较多血块,膀胱颈5点处见一直径0.5cm肿物,予膀胱镜活检;膀胱底部有一直径2.0cm肿物,表面暗红,部分溃烂,基底宽,考虑到患者年迈,予3天后行单纯肿瘤切除术,距肿瘤基底2cm处将肿瘤切除。术后标本均送病检。2病理检查2.1膀胱颈5点处肿物巨检米粒大组织2块,灰白色。镜检:肿瘤细胞异型性大,核分裂相多见,排列成巢团状,小区…  相似文献   
2.
衰老是一个受体内氧化还原状态改变和氧化应激诱导的炎症反应影响,以时间依赖性的功能下降为特征,最终导致疾病和死亡的过程.随年龄增长,体内出现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导致氧化应激-慢性低度炎症,机体的氧化应激-炎症状态可能是衰老过程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基础.氧化应激-炎症作为细胞衰老及机体老化的伴随反应,在维持和促进衰老及老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8号染色体三体异常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012年10月至2020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22例8号染色体三体BD的住院患者,并检索中英文文献库中BD合并8号染色体三体的患者共46例,对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2例8号染色体三体的BD患者中...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NAFLD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此文就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和自噬对NAFLD的作用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检测相关免疫标记并探讨其在PT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3例PTC、20例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性病变(BPH),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间皮细胞(Mesothelin)及CD56的表达。结果CK19、Mesothelin、CD56在63例PT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95.2%、3.2%;在20例BPH中三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0%、15.0%、90.0%。结论CK19和Mesothelin的阳性表达率在PTC与BPH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56阴性表达对两种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联合应用三种标记物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该文阐述了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导入的功能。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教学导入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副肿瘤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是一种获得性大疱性疾病,常伴随Castleman病、胸腺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发生~([1])。PNP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常与肿瘤相关,发病机制尚不清楚。PNP表现多样,可出现皮肤、黏膜溃烂,口腔、生殖器常见,亦可出现糜烂性眼结膜炎,故较易误诊为白塞病(Behcet disease,BD)。由于个体临床特征差异性较大,诊断较为困难,常需要风湿免疫科、皮肤科、肿瘤科和耳鼻喉科等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8.
品管圖理念体现了基层员工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精诚团结、持续改进的文化理念,是医院文化的集中反映。质量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品管圈理念,从2018年医院在质量文化建设中形成“大质量”的管理闭环。全院各科室组建质量管理小组,推行“质管分”考核,自主研发质管分管理的信息平台,调动了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在质量改进的全过程中,每个科室展开主题的讨论与对策的拟定,运用质量工具实施管理,改善标准化流程。由此提高了员工的质量管理能力,推进质量文化不断深人,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最核心的控力。  相似文献   
9.
胃癌组织中Cyr61和核因子-κB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富含半胱氨酸肝素结合蛋白61(Cyr6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验证和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与11例非肿瘤胃黏膜中Cyr61基因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检测99例胃癌组织与25例非肿瘤胃黏膜中cyr61与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Cyr61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22/26)、88.9%(24/27),明显高于非肿瘤胃黏膜组5/11(P值均<0.05).非肿瘤胃黏膜、原发癌与转移癌组的基因表达量(2-△Ct)分别为(2.76±5.50)×10-5、(14.61±20.64)×10-5、(18.46±26.38)×10-5.胃癌原发灶、转移灶Cyr61 mRNA均高于非肿瘤胃黏膜(P值均<0.05),转移灶与原发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例胃癌中Cyr61及NF-κB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6.6%(56/99)和55.6%(55/99),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值均<0.05),NF-κB还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Cyr6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F-κB呈正相关(P<0.05);Cyr61与NF-κB蛋白高表达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的病例(P值均<0.05).结论 Cyr61和NF-κB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yr61和NF-κB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动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并客观公正地考评质管员的工作。方法:制定一套可把握、可测评的质管分管理体系,在医院内网创建质管分信息管理平台,对每位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形式、工作量和效果实行量化计分,质管分的获取途径包括质管任职、质量督导、培训授课、经验交流、成果分享、优秀奖励等,并将质管分作为科室绩效、职称晋升与年度评优评先的量化指标。结果:2020年全院57.3%的医生参与质量管理工作,获得了质管分。结论:实施质管分管理,可促进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形成全院齐抓共管医疗质量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