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淫羊藿素(ICT)对体外培养 SD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 rBMSCs,传代至第4代作多向分化鉴定。分别以10-9、10-8、10-7、10-6、10-5 mol/L ICT 刺激 rBMSCs 后3、6、9 d,分别用 cck-8及碱性磷酸酶 ALP 试剂盒检测 rBMSCs 的增殖及 ALP 活性;10-9 mol/L ICT 处理 rBMSCs 后21 d 作茜素红(AR)染色以判断钙结节的形成。结果:原代培养的 rBMSCs 贴壁生长、呈梭形,能多向分化;ICT 明显抑制了 rBMSCs 的增殖;但增高其 ALP 活性、钙结节形成。结论:ICT 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 rBMSCs 的增殖但促进其分化和矿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红球菌g26中的短链脱氢酶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考察其能否将甾体化合物雄甾-4-烯-3.17-二酮(androst-4-ene-3,17-dione,AD) C17位羰基还原为羟基。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获得红球菌g26中的两个短链脱氢酶基因,应用PCR、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等生物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外源表达,破碎细胞后应用SDS-PAGE对可溶性蛋白进行分析,筛选出合适的目的蛋白诱导条件,进而进行酶的体外转化反应,应用薄层色谱分析、高效液相分析和质谱法鉴定产物结构。结果与结论红球菌g26中的短链脱氢酶可以转化甾体化合物AD为睾丸酮(TS)。红球菌g26内的短链脱氢酶参与了甾体化合物C17位羰基到羟基的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江苏海安地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江苏海安地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采用生化表型及血浆凝固酶试验鉴定菌株,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PV杀白细胞素(PVL)基因,采用多重PCR进行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基因盒(SCCmec)分型,运用PCR及序列分析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基因分型。结果 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21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t030-Ⅲ为主要流行克隆,该克隆有2个主要的耐药谱型,即P-CX-CN-TOB-E-CC-RA和P-CX-CN-TOBRA。结论江苏海安地区MRSA分离率较高,克隆流行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4.
原发的肝间叶源性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1],其他间叶源性肿瘤少见。现结合文献将本院治疗的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HEHE)、血管肉瘤(an-giosarcoma)、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和未分化肉瘤(undifferentiated sarcoma,U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是一种未分化的高级别多形性肉瘤,多发生在四肢。现将本院收治1例胆囊原发性MFH患者的临床、病理形态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不同病原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血流感染患者,选取最常见的4种病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计34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住院期间生化...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住院手术病种的变化,探讨口腔颌面外科疾病手术治疗需求变化的趋势。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54~200350年的住院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各类手术、各手术年龄段的构成比及其变化。结果:口腔颌面部住院手术患者中,男∶女为1.48∶1。在各手术年龄段中,<13年龄段的构成比最高,为30.70%;以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划分,其比例依次为中年(37.75%)>儿童(30.70%)>青年(24.63%)>老年(11.16%)。肿瘤及类肿瘤、唇腭裂及面裂和唾液腺疾病的手术次数分列口腔颌面部住院患者手术的前3位,构成比分别为37.11%、29.26%、16.16%;50年来各类疾病的手术次数多数呈上升趋势,其中尤以肿瘤及类肿瘤、创伤、牙颌面畸形手术上升较为明显。13~、20~、30~3个年龄段手术患者的构成比呈递减趋势,而40~、50~、60~、65~年龄段手术患者的构成比呈递增趋势。结论:肿瘤及类肿瘤、先天畸形、唾液腺疾病手术是目前口腔颌面外科施行最多的手术;同时,创伤、牙颌面畸形的手术呈快速增长,中、老年患者手术次数的增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伴发的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基因表型的特征.方法 光镜观察1例NF1伴发的EGIST的形态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D117、CD34、PDGFRA、SMA、S-100、DOG-1、desmin及Ki-67在肿瘤组织内的表达,DNA序列分析kit和PDGFRA基因表型.结果 镜下肿瘤细胞为梭形略呈编织状排列,细胞中~重度异型,可见多灶性、凝固性坏死.免疫组化标记显示肿瘤细胞CD117和PDGFRA阳性,而CD34、SMA、S-100及desmin均为阴性,Ki-67高表达,增殖指数约20%.DNA序列分析显示kit第9、11、13和17外显子和PDGFRA第12/18外显子均为野生型,未发生突变.患者术后未予以放、化疗,目前身体状况良好.结论 NF1伴发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多为多发性,主要见于小肠,组织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DNA序列分析大多显示kit和PDGFRA均为野生型,危险度偏低.本例肿块位于腹膜后,其细胞增殖活性高,属高度危险性肿瘤,此类病变可能存在其它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