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黏膜细胞核内线粒体DNA(mtDNA)整合与c—myc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IHC)检测c—myc基因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宫颈黏膜细胞核内mtDNA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宫颈癌黏膜细胞核内mtDNA序列的检出率为27.5%,不典型增生为13.3%、正常宫颈黏膜细胞未发现有,mtDNA序列整合 宫颈黏膜细胞c-myc基因表达率在mtDNA序列检出组为67%,显著高于mtDNA序列列未检出组(36%)。结论:宫颈黏膜细胞mtDNA序列核内整合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c-myc基因表达可能与宫颈黏膜mtDNA序列整合有关。  相似文献   
2.
Ⅲ期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下简称放疗)疗效较Ⅰ、Ⅱ期差,放疗与化疗同步进行是近年探索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的方法之一。我们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Ⅲ期宫颈癌患者61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壁皮肤切口愈合情况、美观及是否拆线直接影响受水者的心理。1997年我们采用下腹做切口(即Pfannenstiel切口)对妇科手术中86例行不缝合皮下脂肪层连续缝合不拆线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年龄22~72岁。子宫切除术62例,附件切除术24例(其中腹腔镜检查术后16例)。切  相似文献   
4.
以62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成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32例予肝素钠治疗7d,30例予能量合剂治疗7d,比较肝功能、胆酸及血凝指标。结果表明:肝素钠治疗组肝功能、胆酸较能量治疗组明显下降,妊娠预后改善。提示:小剂量肝素钠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 5 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各 10例中的表达 ,分析它们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VEGF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上升 ,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2 )在子宫内膜腺癌中VEGF的表达强度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1) ,与分化程度无关。生存分析VEGF与子宫内膜腺癌的预后无关。结论 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它的检测对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的判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天花粉及甲氨蝶呤(MTX)药物分别或联合应用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确诊为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135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年龄18~44(28.1±5.8)岁;孕次1~8次;停经32~120 d;临床症状:不同程度的下腹痛47例,不规则阴道出血65例;B超检查:161例可见一侧附件包块,直径2.1~5.9 cm,其中有心管搏动者4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213.3~26 699 U/L,其中93例高于2000U/L为天花粉组,血β-hCG<2000 U/L为对照组34例.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检出率逐年上升.宫颈环形电极切除术(1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由于简便易行,目前广泛应用于宫颈疾病的诊治.然而LEEP术常常出现手术并发症,如创面出血,或电凝止血手术时间长,发生过度电凝等导致坏死、感染,影响宫颈创面愈合.本研究辅用蛇毒血凝酶对行LEEP术的CIN患者进行创面电凝止血,观察止血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产后腹直肌分离18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105例(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和对照组8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后1个月评估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直肌距离、腹围恢复情况、背部疼痛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腹直肌距离及脐围、脐上围、脐下围均明显缩小,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15 d、1个月2组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4个项目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早期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效果肯定,可促进腹直肌功能恢复,缓解背部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叶酸偶联人血清清蛋白(folate-HSA).方法:利用叶酸活性酯与清蛋白纳米粒表面的氨基反应,制得叶酸偶联清蛋白纳米粒.采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偶联是否成功,并测定叶酸偶联的程度.结果:通过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使叶酸偶联清蛋白纳米粒与未反应的叶酸活性酯完全分离,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显色法测得HSA的表面活性氨基的含量为168 μg/mg HSA,则偶联于HSA表面的叶酸密度为27.26%.结论:叶酸偶联人血清清蛋白制备成功,为下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