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肿瘤学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总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失败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探讨其失败的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操作及处理决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接受ESD术并经术后病理明确为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排除异位胰腺、平滑肌瘤、脂肪瘤等)的患者,按ESD成功与失败分组,对照研究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变形态、病变大小、手术时间、病理类型、抬举征、并发症等因素与ESD手术失败的关系.结果 41例行ESD术处理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的患者中,30例成功完整切除病变,11例ESD术失败(10例转外科手术切除,1例管状腺瘤残留随访);统计分析显示,ESD失败组与ESD成功组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形态、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时间、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仅在病变抬举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抬举征阴性为ESD手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1 1例ESD手术失败患者中,2例患者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与肌层距离较近,粘连严重,其抬举征均为阴性;5例患者黏膜下层纤维化粘连,其抬举征均为阴性;1例患者术中迷走反射兴奋致心律显著下降;1例患者ESD术后病理证实肿瘤脉管浸润;另有2例患者其肌层内环肌束向上生长入黏膜下层,剥离困难,其抬举征均为中心区阴性.结论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失败仅与病变抬举征有关,抬举征阴性为ESD手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变抬举征阴性与黏膜下层纤维化粘连、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肌束向黏膜层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2.
早期胃癌淋巴转移临床病理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转移临床病理相关因素,预测淋巴转移风险。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6-2009年214例早期胃癌标本,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形态、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及脉管侵犯等因素与早期胃癌淋巴转移相关性。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灶大小[OR=2.014,95%置信区间CI(1.049~3.865),P=0.035]、浸润深度[OR=7.112,95%CI(2.484~20.362),P〈0.001]、病理组织学[OR=3.353,95%CI(1.294~8.690),P=0.013]、脉管侵犯[OR=2.812,95%CI(1.043~7.583),P=0.041]与淋巴转移相关。结论肿瘤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及脉管侵犯是早期胃癌淋巴转移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与外科手术治疗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术后残胃及吻合口黏膜改变、费用及治疗时间、随访复发情况。方法收集25例内镜治疗及100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分别从术后黏膜改变状态(充血、糜烂、溃疡、伴随胆汁反流)、治疗费用与时间、术后随访复发情况3方面评估,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外科手术术后黏膜明显充血者87.0%,糜烂36.0%,溃疡9.0%,伴随胆汁反流高达48.0%,内镜组除手术瘢痕外无明显术后黏膜炎性改变(P<0.001);外科手术组平均花费为(3.56±1.12)万元,平均住院时间(20±9)天,内镜治疗组平均费用(0.57±0.42)万元,平均治疗时间(5±2)天(P<0.001);外科组随访中见1例复发,内镜治疗组无复发(P>0.05)。结论内镜切除治疗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不仅能显著改善术后黏膜状态、降低治疗费用、缩短恢复时间,而且具有与外科手术类似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4.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在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论癌肿大小及有否淋巴结转移。目前,无论早期胃癌抑或进展期可切除胃癌,其标准根治术式均为胃大部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但其创伤大,存在一定死亡率,且部分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发现早期胃癌经内镜下治疗仍能获得高达96%~99%的5年生存率,且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对某些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