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门控SPECT测量左心室功能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试用门控心肌显像测定左室功能并与心血池显像结果比较。材料和方法:61例受检者进行了Tc-99m—MIBI门控心肌显像及心血池显像.结果:门控断层心肌显像的短轴中间部左室功能结果与平衡法心血池显像有良好的相关性(r=0.82)。结论: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定的左室功能结果方法简便可靠.能同时反映心肌直流及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2.
艾本与放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本(伊班膦酸钠)全身用药与局部放疗相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局限性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恶性肿瘤局限性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本静脉滴注加局部放疗40例(治疗组);单放组40例,只采用局部放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92.5%,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82.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溶骨病灶再钙化的有效率治疗组为76.7%,而对照组仅为2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出现第二部位骨转移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本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性骨转移,具有止痛快、疗效确切、高效修复溶骨病灶,并能防止新转移灶的发生及较高的生存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早期食管癌的放疗疗效。方法 17例早期食管癌经内窥镜及碘染色确诊,并经活检病理证实。6MVX线3个野外照射,先常规分割30Gy ,15分次,3周完成;复位后行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1.5Gy/次,2次/d ,间隔6h以上,共2 0~2 4Gy ,14~16分次,9~10d完成。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 Meier法。结果 17例早期食管癌放疗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 0 %、86 %、6 6 %。病变长度≤3cm的5年生存率为10 0 % ,>5cm的为4 9% (P =0 .111)。病变厚度≤5mm的5年生存率为10 0 % ,>5mm的为4 5 % (P =0 .10 2 )。结论 早期食管癌放疗是有效的方法,照射野大小应根据内窥镜及碘染色所确定的病变范围而定;常规分割30Gy15分次3周+后程加速超分割2 0~2 4Gy14~16分次9~10d照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盆的旋转变化,探讨术中骨盆旋转对髋臼假体前倾角植入的影响,评估使用髋臼横韧带作髋臼假体前倾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对骨盆旋转角度变化的校正作用。 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行初次THA的40例44髋的髋关节疾病患者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为:初次THA术的患者,术前、术后CT扫描质量符合标准、能确定髋臼解剖前倾角、髋臼假体前倾角的患者。排除标准:髋臼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既往有髋关节严重创伤手术史以及翻修术等,术前、术后双髋关节CT扫描,CT横断面上骨盆明显倾斜、两侧髋关节的中心显示明显不在同一层面、难以确定水平线测量前倾角的患者,予以排除。手术均采用侧卧位后外侧入路,切皮前将1枚施氏针以垂直于地面方向打入髂骨嵴,术中髋臼假体的前倾角,以髋臼横韧带为参照标志,通过直接参照或间接参照髋臼横韧带进行髋臼挫磨及安装臼杯,使髋臼假体开口平行韧带进行安放,在此过程中用摄像机记录施氏针相对于地面的角度变化,确定手术过程中骨盆旋转度数,同时测量并记录挫磨髋臼及安放假体时,相对于身体长轴髋臼手术前倾角的数值。术后通过CT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对术中手术前倾角和术后髋臼假体的前倾角、术前髋臼解剖前倾角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 结果术中骨盆旋转发生在本研究中的平均度数为(18±4)°。44个髋关节中,所有的病例都能对髋臼横韧带进行辨认,术中手术前倾角平均为(33±5)°,有93%(41髋)的病例大于Lewinnek提出的"安全区"的前倾角上限25°,余下的7%(3个髋)也全部大于24°。术后CT测量髋臼假体的解剖前倾角为(21±10)°,与术前髋臼解剖前倾角度(1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4,P >0.05)。 结论在后外侧入路THA术中,体位改变骨盆前旋转会影响髋臼假体植入的准确性,使用髋臼横韧带作为解剖标志指导髋臼假体前倾角度的植入,可以排除患者体位改变骨盆旋转对前倾角的影响,提高髋臼假体放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T4N (+)Ⅲ期食管胸中下段癌IMRT长期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4-2010年间300例T4N (+)Ⅲ期食管中下段癌患者采用3DCRT 202例、IMRT 98例,常规分割照射剂量60 Gy。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长期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5、7年样本量分别为239、120例。3DCRT和IMRT组1、3、5、7年LC率分别为64.4%、40.6%、38.3%、34.2%和68.3%、55.3%、51.9%、51.9%(P=0.048),OS率分别为54.5%、19.8%、14.7%、10.9%和63.3%、34.7%、24.4%、20.3%(P=0.013)。分层分析显示年龄>65岁、放疗前食管造影长度>8.0 cm、CT最大横径>4.6 cm、GTV>60 cm3、邻近组织或器官受累、非手术 N2期、未行化疗者,IMRT组OS率高于3DCRT组(P=0.022、0.003、0.022、0.034、0.016、0.044、0.047)。IMRT组GTVDmin、GTVD100高于3DCRT组(P=0.000、0.000),脊髓Dmax低于3DCRT组(P=0.000)。IMRT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3DCRT组,以轻度(1-2级)食管炎为著(P=0.000)。3DCRT组死于肿瘤局部因素的比率明显高于IMRT组(P=0.039)。结论 局部晚期食管胸中下段癌IMRT安全有效,LC率明显提高,正常组织保护良好,长期生存获益显著。基于回顾分析结果还有待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舍尼亭药物治疗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电针治疗组治愈率为62.5%,有效率为87.5%;药物治疗组治愈率为54.2%,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P〈0.01,差异显著。结论:电针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该药对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用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8%、治愈率54.1%;对照组有效率52.8%、治愈率27.8%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显著。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疗慢性附睾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9.
~(99)Tc~m-ECD SPECT显像观察脑血流量随年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atlak Plot法及99Tcm 双半胱乙酯(ECD)对 65例脑CT、MRI检查无异常者进行脑血流断层显像 ,观察平均脑血流量 (mCBF)和局部脑血流量 (rCBF)随年龄增长的变化特点。一、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对 65例CT、MRI检查无异常发现者进行了99Tcm ECDSPECT脑血流断层显像。男 3 4例 ,女 3 1例 ,年龄 1~ 79(平均 3 0 5 )岁。均经临床检查除外精神、神经系统疾病。2 方法。ECD由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提供 ,99Tcm 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显像仪器为GEStarcam 3 2 0 0iSPE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红外线跟踪摆位系统(IM-BPS)和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食管癌和肺癌患者摆位误差测量结果的优劣。方法 2007-2008年间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40例食管癌和27例肺癌患者,使用IM-BPS和EPID测量其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对两种测量结果行配对t检验和符合程度的x2检验。结果 用EPID每例患者摆位验证需10~12 min,而IM-BPS仅需2~5 min。IM-BPS和EPID测量的食管癌患者左右、头脚、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均值分别为3.49、3.19、3.31和4.03、3.41、3.43 mm (t=5.17、1.88、1.57,P=0.000、0.060、0.119);肺癌患者的分别为4.23、3.51、3.39 mm和4.85、3.53、3.74 mm (t=5.63、0.28、3.88,P=0.000、0.780、0.000)。≥65%食管癌和≥55%肺癌患者两种测量结果在3个方向摆位误差差值为±1 mm内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1.09,P=0.000和x2 =53.35,P=0.000)。结论 IM-BPS对食管癌及肺癌患者摆位误差的测量结果大部分优于EPID,虽然两种方法都能对患者治疗摆位进行较为准确测量和质量控制,但因IM-BPS应用直观、简便、耗时短、可实时l监测校正而更易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