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计算双链RNA(ds-RNA)过量值的方法,对白血病、营养性贫血、非血液病、健康人分组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白血病组与非白血病组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病情的缓解,细胞内ds-RNA的含量下降。提示:ds-RNA的监测对白血病的诊断及复发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并发恶性淋巴瘤,国内外屡见不鲜,慢性白血病并发恶性淋巴瘤者,尚属少见。我们遇到2例慢性白血病患者并发组织细胞型恶性淋巴瘤。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取稳定表达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 tin, TPO)的NIH3T3成纤维细胞克隆,为开展成纤维细胞介导的TPO基因治疗研究提供细胞学基础.方法:以重组人T PO cDNA为目的基因, 构建真核细胞表达重组体pcDNA3/TPO,藉脂质体将其转染于NIH3T3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重组人TPO的细胞克隆,应用PCR、RT-PCR及Western印迹等技术鉴定目的基因的导入及表达.结果:pcDNA3/TPO可藉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转染细胞可稳定表达并分泌TPO.结论:已获得所需细胞克隆,为应用人TPO cDNA进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获取稳定表达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NIH3T3成纤维细胞克隆,为开展成纤维细胞介导的TPO基因治疗研究提供细胞学基础。方法:以重组人TPOcDNA为目的基因,构建真核细胞表达重组体pcDNA3/TPO,脂质体将其转染于NIH3T3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重组人TPO的细胞克隆,应用PCR,RT-PCR及Western印迹等技术鉴定目的基因的导入及表达。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初步研究亚硒酸钠对U-937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和诱导分化作用及其对U-937细胞双链RNA的影响,结果提示:亚硒酸钠可抑制U-937细胞增殖,其作用随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强。可使细胞用期发生改变,表现为G_0/G_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减少,G_2/M期细胞减少。可增强细胞非特异性酯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同时伴有单核细胞样形态变化,提示亚硒酸钠可能有诱导U-937细胞分化的作用。亚硒酸钠尚可明显降低U-937细胞双链RNA过量百分率。  相似文献   
6.
韩安平  哈森 《白血病》1997,6(2):82-84
采用计算双链RNA(ds-RNA)过量值的方法,对白血病、营养性贫血、非血液病、健康人分组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白血病组与非白血病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病情的缓解,人ds-RNA的含量下降,提示:ds-RNA的监测对白血病的诊断及复发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构建肌肉高表达质粒VR/TPO ,将其在体外定量表达 ,并初步了解其体内表达活性。方法 :以重组TPOcDNA为目的基因 ,构建人VR/TPO高效表达质粒 ,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CHO细胞 ,RT PCR法检测mRNA表达 ,ELISA法检测TPO的表达量 ,并注入体内了解其对巨核系造血的影响。结果 :VR/TPO可在CHO中高效表达 ,其表达量超过 pcDNA3TPO ,并初步发现有促进血小板增加作用。 结论 :VR/TPO为一高效表达TPO质粒 ,在体内外都有一定表达活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采用维甲酸(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屡见报告。尽管其所得结论不尽相同,但这必竟为攻克难治的、病势凶险的APL开辟了新途径。我院自1989年应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以来,疗效尚属满意。现将有关资料报告于下: 临床资料 26例均系据临床表现,外周血及骨髓象检查,  相似文献   
9.
静脉误输乙醇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10059)肖镇,哈森,孟学民,韩安平,张登晓静脉输入大剂量乙醇极其罕见。重度乙醇中毒可导致多脏器损害甚至致命。本院成功抢救1例静脉误输致死量乙醇患者。患者,女性,38...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并发恶性淋巴瘤,国内外屡见不鲜,慢性白血病并发恶性淋巴瘤者,尚属少见。我们遇到2例慢性白血病患者并发组织细胞型恶性淋巴瘤。现报告于后。例1:男,71岁。1972年6月经血像和骨髓像检查,确诊为慢淋,间断服用瘤可宁,白细胞一直维持在20×10~9/L以下。1974年发现颈部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约蚕豆至红枣大小、中等硬度、无触痛、不发热。再行瘤可宁治疗,淋巴结时小时大。1984年5月因颈部淋巴结迅速肿大、发热、腹痛、乏力而住院诊治。查体消瘦、右颈部可触及2×3cm肿大之淋巴结2—3个。肝不大,脾肋下4cm,质硬。化验检查: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