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基于健康生态学视角,探讨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 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纳入年龄在45岁及以上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5250名,抑郁发生率为40.84%,从个人特征看,女性、有肢体残疾、患多种慢性病、BADL受损、IADL受损是抑郁的危险因素;从行为方式看,晚间睡眠时长较长是抑郁的保护因素;从人际网络看,学历较高、对自身与子女关系满意、有社会参与是抑郁的保护因素,居住在农村、独居是抑郁的危险因素;从工作和生活条件看,从事农业工作是抑郁的危险因素,过去一年有收入、住房有洗澡设施是抑郁的保护因素。 结论 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抑郁影响因素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应重视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况,从个体到环境因素加强对慢性病患者抑郁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道拖入术及尿道吻合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外伤后骨盆骨折至后尿道狭窄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尿道拖入术及尿道吻合术,对照组予以腔镜下尿道狭窄扩张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排尿及性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的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性欲、勃起功能和射精功能BMFS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尿道拖入术及尿道吻合术虽然较腔镜治疗创伤更大,但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佳,可有效避免再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27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HoLRBT组和TURBT组。分别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术中术后情况、手术并发症和2年累积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和TURBT组患者2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8%和16.67%,HoLRBT组复发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RBT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方法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满足该病理周期的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的内分泌疗法,观察组采取综合疗法实施治疗。对治疗方案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PSA)、剩余的尿量以及最大尿流率以及随访的复发率、转移率以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以前上述参数均不存在差异(P>0.05);而在实施治疗之后上述参数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最大尿流率明显提升,其余参数均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的三年病灶转移率、死亡率等参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该疗法可以有效地消解尿路梗阻,并控制癌细胞的进一步生长,治疗不仅安全,同时也相当可靠。  相似文献   
6.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男性是女性的3~4倍,吸烟和从事暴露于致癌物的职业是最危险的发病冈素。超过90%的膀胱肿瘤来源于尿路上皮,5%~10%为磷癌,2%~3%为腺癌。对于浅表性膀胱癌,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为13%~70%。困此,预防肿瘤复发是浅表性膀胱癌治疗的重要难题.而寻找有效的预防复发的治疗方法一直是近年来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对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有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术后即刻膀胱内药物灌注在浅表性膀胱癌治疗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男性是女性的3~4倍,吸烟和从事暴露于致癌物的职业是最危险的发病冈素。超过90%的膀胱肿瘤来源于尿路上皮,5%~10%为磷癌,2%~3%为腺癌。对于浅表性膀胱癌,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为13%~70%。困此,预防肿瘤复发是浅表性膀胱癌治疗的重要难题.而寻找有效的预防复发的治疗方法一直是近年来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对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有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类肝癌发生过程中cyclinD1和CDK4及p16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发生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CDK4和p16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正常肝组织、慢性肝炎、肝硬化、癌周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cyclinD1、CDK4和p16蛋白表达.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计算机图象定量分析.结果:cyclinD1、CDK4和p16蛋白的阳性单位(positive unit,PU)和面数密度(area number density,NA)从慢性肝炎(PU分别为39.4、41.0和33.3;NA分别为236.7、272.7和237.4)、肝硬化(PU分别为40.8、45.2和43.6;NA分别为313.8、354.6和322.9)、癌周肝硬化(PU分别为55.5、59.4和54.4;NA分别为481.9、488.9和432.6)到肝癌(PU分别为59.6、63.7和58.1;NA分别为549.2、587.7和451.3)表达逐渐增强.癌周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cyclinD1、CDK4、p16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P.值分别为0.034、0.020、0.030、0.007、0.003和0.005),但癌周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33、0.535和0.447.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中cyclinD1、CDK4、p16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胞核,而癌周肝硬化和HCC中主要定位于胞质.p16与HCC的分化程度有关,但未发现cyclinD1、CDK4与肿瘤分化程度之间有相关性.结论: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s)调控网络中,相关调控因子的异常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cyclinD1、CDK4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肝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在HCC的发生过程中p16高表达可能是细胞周期正反馈调控的结果,在HCC的发生中可能属于早期事件,而p16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是肝癌发生过程中的晚期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IVX-SC10输尿管封堵器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1例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中使用输尿管管路封堵器,使封堵器越过结石后,轻拉体外手柄,使封堵器叶片折叠成球形,阻止结石上移,再用气压弹道碎石,后轻拉封堵器,使折叠后的叶片球将结石碎片拖出输尿管.结果 1例因输尿管完全梗阻、近端输尿管明显扩张患者和1例输尿管息肉包裹结石患者在放置输尿管封堵器时结石上移入肾盂,后采用ESWL术治疗.余49例无结石残留.结石清除率96.07%.术中未出现输尿管穿孔及黏膜撕脱,术后5例患者发热、4例患侧腰背部疼痛,对症处理后好转.6周后复查B超及KUB,除结石漂移入肾盂的2例外,其余患者无明显结石残留.结论 输尿管封堵器在输尿管镜下配合气压弹碎石能有效预防结石上移,清石率高,治疗成本低,安全性能高,尤其对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性健康和性行为是大学期间重要的教育主题,因此大学生性教育的有效开展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性教育的开展模式现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热点。现对国内外大学生性教育相关文献研究,分析大学生性教育的现状和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同伴教育、心理咨询、网络教育5种主要的大学生性教育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性教育综合模式,为完善和加强大学生性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