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躁狂症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方法:对20例躁狂症患者的血清NO水平进行检测,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进行评定。以18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结果:躁狂症组的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NO水平与BRMS分之间未发现有相关性。结论:躁狂症患者存在相对较高的血清NO水平,可能是躁狂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紧张症患在住院期间通常被诊断为“精神分裂证”,从本院收治的20例紧张症患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及缓解情况发现,大部分紧张症患疗效显,缓解彻底,符合情感性障碍诊断标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曲唑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建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2):745-745
目的:观察曲唑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31例抑郁症患者给予每日50~250mg曲唑酮治疗,不合用其它精神药物,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治疗前后对照。结果:痊愈20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结论:曲唑酮是一种强效而安全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4.
现对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及社会功能受损情况等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丁螺环酮对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加用丁螺环酮对丙咪嗪治疗无效的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对38例丙咪嗪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分成A、B两组。A组加用丁螺环酮,B组继续原治疗不变。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Asberg抗抑郁副作用量表(ASBS)进行评定。结果:第6周末,A组HAMD总分减分率为41.6%,好转率为52.3%(10/19);B组分别为17.7%及10.5%(2/19)。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加用丁螺环酮对部分丙咪嗪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有一定疗效,且不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随访97例入院诊断为反应性精神障碍的患者中,符合CCMD-2反应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者占15.46%,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生活事件单位均值为79.20±26.40,明显高于其他精神障碍均值.说明生活事件可成为其他精神障碍的一种惹因,而较高强度的生活事件可成为反应性精神障碍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7.
8.
96例中青年肺癌临床分析江苏省连云港市第149医院周培夫,陶建荣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中青年肺癌有增加趋势,由于患者较年轻,临床常忽略对肺癌的诊断,易致误诊。我院自1981年至1994年11月间,共收治经细胞学检查及病理证实的60岁以下中青年肺...  相似文献   
9.
10.
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4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方法:对出院诊断为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患者44例进行2年随访,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进行再诊断。结果:23例(52.3%)患者维持原诊断,21例(27.7%)的患者更正诊断,精神分裂症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8例,癔症3例。结论:迷信、巫术是致病因素,可引发“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疾病,也可是其他精神障碍,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