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外科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c-Met抑制剂SU11274对c-Met阳性基底样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凋亡和运动的影响.方法 荧光染料Hoechst33342、MitroTrackerRed和Yo-pro-1染色,观察SU 11274诱导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组的细胞早期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和c-Met及Akt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划痕试验及趋化试验观察SU 11274对细胞迁移、趋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SU11274(10 μmol/L)处理MDA-MB-231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荧光染色可见处理组细胞核绿染,胞核碎裂;各加药组MDA-MB-231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3±0.9)%、(14.1±0.6)%、(35.5±4.4)%、(48.2±5.3)%,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同时,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减少,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PARP蛋白剪切增加,量效关系明显.SU11274可显著延长划痕愈合时间以及减少趋化穿膜细胞个数(P<0.05),并有效抑制c-Met及Akt的磷酸化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结论 SU11274可通过抑制c-Met/PI3 K/Akt的磷酸化水平而诱导c -Met阳性基底样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凋亡,并抑制其运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PXD101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PXD101处理培养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 通过赛唑蓝比色(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以及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Westen blot检测p21、CyclinB1、PARP、Bcl-2以及Bax的蛋白表达。  结果  PXD101以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核碎裂, 出现凋亡小体; 0、0.1、1、10μmol/L PXD101作用24 h后, G2/M期细胞比例增加, 分别为(12.66±1.55)%、(20.63±1.32)%、(23.20±1.82)%、(32.19±2.37)%(P < 0.05), 凋亡细胞也增加(P < 0.05);p21表达增多, CyclinBl表达减少, PARP剪切明显增加, Bcl-2表达减少, Bax表达增加。  结论  PXD101在体外条件下能够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 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 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Met小分子抑制剂SGX523对人乳腺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SGX523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PARP的表达和c-Met及Akt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SGX523能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P<0.05),其对MDA-MB-23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0.767±0.115)μmoL/L。SGX523处理MDA-MB-231细胞48 h后,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同时,SGX523可促进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PARP的剪切,并有效抑制c-Met及AKT的磷酸化水平,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c-Met抑制剂SGX523通过诱导凋亡和G0/G1期阻滞来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c-Met/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磷酸化水平受抑制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经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评估ALN状态的可行性,并探讨腋窝的后续治疗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A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NAC后行SLNB,评估其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FNR)并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82例患者腋窝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 plete response,pCR)43例、占52.4%,SLNB检出率为97.56%(80/82),准确率为88.75%(71/80),FNR为23.08%(9/39)。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出数目为1、2枚和数目≥3枚时,FNR分别为20.0%(2/10)、71.4%(5/7)和9.1%(2/22),准确率分别为90.9%(20/22)、66.7%(10/15)和95.3%(4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ALN阳性乳腺癌患者NAC后行SLNB总体FNR较高,尚未达到临床可接受范围,不能完全取代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SLN检出数目≥3枚时SLNB可准确评估ALN状态。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特异性受体c-Met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过度表达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差的独立指标[1].本研究旨在观察PHA665752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Bcl-2蛋白小分子抑制剂是以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为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近年来,ABT-737、ABT-263、棉酚、apogossypol、TW-37、obatoclax、HA14-1等Bcl-2小分子抑制剂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临床前试验表明该类药物单药对某些肿瘤有效,与放化疗联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噬是细胞内蛋白、细胞器降解的渐变过程.目前,自噬性细胞死亡被认为是第Ⅱ类程序化细胞死亡.对肿瘤细胞自噬的抑制可导致不同的结果--生存或死亡,因此自噬是细胞死亡机制还是细胞保护机制存在争议.总的来说,对自噬的利用可推动新的肿瘤治疗方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个体化乳腺癌保乳术1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标准保乳术和整形保乳术在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合理选择及应用。方法将既往接受保乳术的165例患者分为标准保乳组(n=64)和整形保乳组(n=101),比较两组的肿瘤特点、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美容效果。结果 标准保乳组和整形保乳术组在术后并发症、美容效果、复发转移事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肿瘤分布位置、切除组织量、乳房大小、原发肿瘤大小或范围、是否行新辅助化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形保乳组切除乳房组织量大于标准保乳组;应用整形保乳术的原发肿瘤更多见于中央区、内上象限、下象限。结论 对保乳患者进行分阶段动态评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个体化保乳模式保证了良好的术后乳房美观效果;整形保乳术可切除更多的组织量以保证切缘阴性,增加了保乳成功率且减少了不必要的乳房全切及乳房再造手术,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芹菜素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芹菜素(apigenin)属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研究发现芹菜素抗肿瘤作用明显,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形成、侵袭和转移及化疗增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