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实时监控下腔内激光闭合治疗(EVLT)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7例(共69条患肢),在超声实时监控下行EVLT,术后1周、1、3、6、12个月随访,均行超声检查。结果术后55条患肢痊愈,其余14条患肢的CEPA分级不同程度下降。术后发生血栓性静脉炎2例,给予消炎止痛治疗,均于术后2周恢复正常;内踝处麻木1例,2个月后自行恢复正常;小腿属支静脉曲张复发1例,为术后2个月出现,复查超声显示对应穿通支存在血流信号,嘱患者继续穿戴弹力袜,病情未再进展。术后超声复查均未见大隐静脉主干存在血流信号,无血栓性静脉炎、皮肤烧灼、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实时监控下EV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美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Lokohelp机器人下肢康复训练效果与减重系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240例,其中下肢运动功能Ⅱ、Ⅲ、Ⅳ、Ⅴ级各60例,每级分20%、30%、40%组各20例;用常规治疗+传统和阶梯减重下肢康复训练8周;比较治疗前后FMA、BBs、FAC评分。结果各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P<0.05;运动功能不同减重系数相同其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Ⅱ级减重40%、Ⅲ级减重30%、Ⅳ和Ⅴ级减重20%康复效果最佳(P<0.05),Ⅳ级减重20%康复效果优于Ⅴ级(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Lokohelp机器人下肢康复训练效果与减重系数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高山红景天多糖抗病毒感染细胞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高山红景天多糖抗病毒感染细胞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白求恩医科大学应用基础医学研究所病毒室(130021)孙非于起福张淑芹刘志屹辽宁省本溪市中心血站(117022)陈海伟【关键词】高山红景天抗病毒感染电镜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报道,全球的病毒性疾病比细菌等其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大力开展,各地区的无偿献血模式已逐步由计划献血向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转变,献血工作流程也转变为先对献血者进行问诊、体检,然后做初筛(HBsAg、Hb)合格后就采集血液。为缩短街头无偿献血者等候的时间,无法在现场进行ALT、抗HCV、抗HIV、梅毒等项目的检测,因此在对采集后的血液进行初、复检时,出现了一定量的检验不合格血液,造成了大量的血液报废,其结果是加大了血液的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献血者的健康。因此,如何降低街头血液采集的报废率已成为各血站面临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就如何减少街头无偿献血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112例,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72例(试验组),切断肋间臂神经及胸前神经40例(对照组),观察随访两组术后情况。结果:神经保护能够明显减少术后6个月胸肌萎缩、运动及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两组胸肌萎缩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运动及感觉障碍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有效防止胸大肌萎缩和患侧腋窝上肢感觉及运动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退行性疾病,大约70%~85%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腰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ID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是乙型肝炎的主要转归趋势。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等原发疾病较为困难,减缓或阻止肝纤维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肝脏穿刺活检一直是判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它的创伤性和局限性,要作为常规检查及观察病情的方法尚存在困难,因此非侵入性的间接诊断指标更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有研究认为APRI与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病变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们经临床实验监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探讨红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对锚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γ-产标记和免疫沉淀法检测锚蛋白磷酸化情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观察PKC和锚蛋白的细胞内分布情况;利用红细胞变形仪测定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测量红细胞衍射斑的长短轴之比表示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PKC激活剂佛波酯(PMA)处理实验组红细胞1min、5min、10min、30min、1h、2h,PMA处理后即刻发生锚蛋白的磷酸化、PKC和锚蛋白细胞内同步移位及共分布现象,磷酸化高峰值和发生这种分布改变的红细胞百分率于30min达最高。PMA处理的红细胞在不同切应力(50,100,200,300N/m^2)下,其变形指数都于30min达最大;不同切应力下的变形指数都与发生PKC和锚蛋白细胞内同步移位的细胞百分率显著负相关。结论红细胞PKC活化后可以对锚蛋白进行磷酸化,并引起锚蛋白和PKC发生细胞内同步移位和共分布,这可能是造成红细胞变形性发生改变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路径在血透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9月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A组和B组两组均无SSI发生。A组和B组两组术后体温正常天数差异无显著性,B组的平均药费、药比指标、住院天数明显下降(p<0.01)。结论:临床路径明显降低了治疗费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红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标准型CD44(CD44s)对红细胞黏附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正常人红细胞表面CD44s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细胞表面透明质酸(HA)表达情况;以胃癌细胞红细胞花环形成率来评价红细胞对胃癌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正常人红细胞表面CD44s平均荧光强度为308.694±8.643;胃癌细胞表面的透明质酸平均IOD值为4617±1775.363;经鼠抗人CD44s单克隆抗体处理过的正常人红细胞黏附胃癌细胞的能力显著下降,胃癌细胞红细胞花环形成率为(20.6±9.232)%,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红细胞表面CD44s在红细胞免疫黏附胃癌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