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进行CT检查是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由于颅脑损伤病情瞬息万变,少数病入CT表现与临床病情不尽一致,部分可出现迟发性颅脑损伤,首次CT扫描不易发现,所以CT复查成为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现将我院2001年8月~2002年7月住院治疗颅脑外伤100例的CT及临床检查资料作一分析,进一步探讨CT征象变化、病情与预后的关系及最佳CT复查时机.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血脂分析影响因素的归类并提出了减少血脂蛋白测定分析前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行肺、食管等开胸术时保留肋骨,以保持胸廓的完整性.方法 采用"Z"字形断肋的方法行肺手术10例,食管手术4例.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恢复良好,切口疼痛明显减轻.胸部X线片示:各肋骨排列完整,断肋对合好.均痊愈出院.结论 该术式开胸时可快捷进胸、损伤小、出血少、切口暴露好;关胸时断肋对合严密,不易松脱;操作简单、方便、易掌握.  相似文献   
4.
不典型下壁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患者,男性,71岁。因剑突下疼痛,出冷汗3 h就诊。患者3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阵发性绞痛,牵涉到胸背部,持续20 min~1h,伴出冷汗,服用救心丸无效而由家属送入内科。既往有冠心病史10余年。查体:BP 100/70 mm Hg(1kPa=7.5 mm Hg),急性病容,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上腹部轻压病,无反跳痛,莫非征阴性,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ECG示:心电轴-45°,Ⅱ导联呈rS型,Ⅲ、avF导联呈W型主波,其余导联波型基本正常。诊断为:(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给予扩血管、活血化瘀、再通、极化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左西孟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设定初始负荷剂量为12 μg/kg,持续注射10 min;之后以0.1 μg/(kg·min)剂量静脉滴注,1 h后将滴注剂量增至0.2 μg/(kg·min)并持续滴注23 h。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1.3 g药液溶至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脑钠肽(BNP)水平均显著降低,每搏心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BNP显著低于对照组,SV、LVEF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HR显著低于对照组,SBP、D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TNF-α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其效果优于单纯左西孟旦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灶(solitary nodule,SPN)CT增强扫描增强程度进行比较。探讨其在良恶性鉴别中的意义。方法:利用CT增强扫描,对比测定CT值的增幅变化,对SPIN进行定性诊断。结果:SPN的病灶性质不同,增强扫描的增强程度有着一定差异,恶性SPN的增强幅度高于良性SPN。结论:孤立性肺结节灶的CT征象是鉴剐良、恶性的分析指标之一,但必须综合多种征象,进行全面分析.以免产生偏差和误诊。  相似文献   
7.
隐匿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胸部X线及CT检查是诊断肺癌的主要手段,但少数肺癌隐匿于纵隔、心影、肺门、锁骨、横膈重叠处.常规胸部X线正侧位片上仅可部分发现,容易漏诊,但CT检查一般都能发现.作者收集了60例隐匿型肺癌的常规胸部X线正侧位及CT平扫 增强扫描检查,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餐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l hypotension,PPH)与血压晨峰的相关性。方法将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分三组,其中仅有原发性高血压组(非PPH组)45例,合并早餐餐后低血压组45例,合并中晚餐餐后低血压组45例,观察三组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勺型率、血压变异性及晨峰值等指标。结果 (1)合并早餐餐后低血压组24 h、日间、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及24 h、日间舒张压变异性明显高于非PPH组及合并中晚餐餐后低血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合并早餐餐后低血压组患者血压晨峰值及晨峰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PH组及合并中晚餐餐后低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餐前血压越高越容易发生餐后低血压,餐前血压与餐后血压下降值成正相关(r=0.548,P0.001),早餐餐前血压与早餐后血压下降值成正相关(r=0.623,P0.001)。结论餐前血压越高越易发生餐后低血压,早餐餐后低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高,更易发生晨峰现象。  相似文献   
9.
现将我们碰到的5例(术前2例误诊为肝癌)复习后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