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话疗D-二聚体水平以评估疗效的观察及新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方法 对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不同时期和20例对照者测定其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0.01),脑血栓形成康复期轻度高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D-二聚体明显升高,推测新鲜血栓形成,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可评估脑血管新鲜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急性脑梗死治疗.尤其在溶栓治疗中.动态检测D-二聚体含量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局部晚期食管癌出现穿孔前征象的根治性放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局部晚期食管癌出现穿孔前征象的根治性放疗的可行性与疗效.由三名医师共同认定钡餐检查显示穿孔前征象的局部晚期食管癌67例,在对症支持治疗的保驾下行常规分割放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穿孔的患者置入带膜食管支架后,继续行常规放疗,DT量60-70Gry\30-35f\42-56d.67例患者中62例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6%、12.9%、6.5%.出现穿孔前征象的食管癌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及穿孔后置放支架等措施的保驾下,可行根治性放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短期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56例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三维适形放疗,2Gy/次,每周5次,腹主动脉旁总剂量60Gy.联合治疗组在三维适形放疗第1天起给予卡培他滨1 250 mg/m2,每日2次,第1天至第14天,休息7d为1个周期,行2个周期同步化疗,观察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单纯放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7.1%(16/28),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1%(23/2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均可耐受,经对症处理后均得以缓解.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能够增强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48例UA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安慰剂组),B组(洛伐他汀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常规酶法分别测定2组患者用药前与用药2、4和6周后血清sCD40L含量及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B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清sCD40L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5,P<0.01,P<0.01)。B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清sCD40L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同用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1)。B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浆TC含量与用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B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降低与血浆TC含量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sCD40L的水平,对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因素分析单病种费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病情及有关社会因素为外生变量,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为内生变量,经筛选后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分析,提高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局部放射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高龄NSCLC患者按病理类型随机分为2个组:观察组60例,采用小剂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2次,同时给予局部放射治疗;对照组60例,仅采用局部放射治疗。结果两组中鳞癌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86.7%(26/30)、60.0%(18/30);2年生存率分别46.7%(14/30)、36.7%(6/30);两组中腺癌CR+PR率分别为70.0%(21/30)、30.0%(9/30);2年生存率分别为30.O%(9/30)、10.0%(3/30)。两组患者CR+PR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毒副作用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局部放射治疗,对于高龄NSCLC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也为高龄NSCLC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肺腺癌5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肺腺癌的疗效.方法将56例肺腺癌,随机分为常规分割放疗组及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先行常规分割放疗至靶区部剂量40Gy,缩野后行加速超分割放疗至靶区部剂量为72~75Gy,常规分割放疗组采用常规分割放疗至肺癌部剂量亦为72~75Gy.结果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及常规分割放疗组的3年实际生存率分别约为39%(11/28)、14.3(4/28)三年无瘤生存率分别约为25%(7/28)及7.1%(2/28)(P<0.05),3年局部区域无复发发生率分别为32%(9/28)及14.3%(4/28).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提高了3年实际生存率,3年局部区域无复发发生率及3年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对上海某三甲医院近3年全部的肺癌手术病人费用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治疗的首选是外科手术,病人的直接费用负担不轻,公立医院在医改中既要注重保证质量也要科学合理地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蒽环类多周期化疗对恶性肿瘤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入院初次应用非蒽环类化疗3周期以上的100例患者化疗前、化疗期间和化疗后3个月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化疗前正常心电图51例(51%),化疗期间正常心电图29例(29%),化疗后3个月正常心电图27例(27%)。结论非蒽环类多周期化疗亦可导致心脏损害,应及时观察心电图变化,注意保护心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哮喘病人应用糖皮质激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比较治疗组应用奥美拉唑与对照组应用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和安慰剂组应用肌苷有无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安慰剂组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61.5%、59%,治疗组分别与后两组比较,P〈0.01。结论奥美拉唑可明显降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