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拖出式结肠肛管吻合术的改进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拖出式保肛术的改进经验,探讨改进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87年5月-2000年12月间488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18%;术后肛门功能满意。结论:拖出式保肛术的改进,显著改善了术后排便节制,确保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这一手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章健  陈万源 《肿瘤学杂志》2001,7(6):384-384
回盲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前确诊率低,内镜下多处、深位活检结合CT、B超可提高确诊率。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应进行有计划的化疗及放疗。  相似文献   
3.
直肠系膜全切除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全切除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的应用。[方法]对1995年-2000年收治的进行低位前切除的直肠癌病例共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共发生吻合口瘘5例,发生率为7%。均行转流性造口而治愈,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直肠系膜全切除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的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用扫描电镜观察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_(562)细胞的电融合,得到如下结果:①细胞在高频交变电场中紧密接触,间隙仅几十纳米,这使得细胞融合成为可能。有些细胞虽紧密相连,但相连部位仅限于膜的突起如微绒毛,这可能是动物细胞融合率低于植物细胞的原因之一。②观察到细胞融合的各个时相,细胞融合始于二个细胞膜的沟通以形成“膜桥”,膜桥变粗以至细胞完全融合。同时还观察到三个细胞的融合。③当脉幅为3000V/cm时,光镜下未见细胞受电击而破碎的现象,但在扫描电镜下,可见有许多膜损伤的细胞,不仅如此,有很多细胞虽已融合,但膜结构不完整,明显损伤。此结果提示实际可生存的融合细胞远低于表观融合率。  相似文献   
5.
陈万源  鞠海星  吴伟  胡锦林  李德川 《浙江医学》2016,38(9):624-626,659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错配修复基因表达的的差异。方法应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340例结直肠癌中hMLH1、hMSH2和hMSH6的表达,并分析不同部位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及hMLH1、hMSH2、hMSH6的差异。结果340例Ⅲ期结直肠癌中,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和直肠癌分别为60、68和212例,肿瘤侵润深度、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在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和直肠癌中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数在不同部位肿瘤中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和直肠癌中hMLH1表达缺失率分别为13.4%、2.9%和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分别为6.7%、1.5%和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6分别为3.3%、2.9%和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R(hMLH1+hMSH2+hMSH6)分别为23.3%、7.4%和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部位的Ⅲ期结直肠癌中,其临床病理及hMLH1、hMSH2、hMSH6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肿瘤医院近10年大肠癌临床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全文分析了该院近10年收治的981例大肠癌的临床特征,发病年龄逐渐后延,发现早期病例逐渐增多,同时发现直肠癌所占比例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Khoury等从1984年到1994年对389例给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结肠镜随访检查,每间隔约13个月查一次。结果术后第一年在18.3%(71/389)患者中发现瘤性息肉100颗,直肠类癌和升结肠腺癌各1例,第二年在18.5%(48/259)患者中发现瘤性息肉68颗和吻合口复发1例,第三年在16.4%(27/16)患者中发现瘤性息肉55颗,第四年在14.5%(12/83)患者中发现瘤性息肉17颗和肿瘤复发1例。息肉常见于横结肠、盲肠和降结肠,并且发现直径大于5mm的息肉逐年减少,如果患者息肉在1颗以上,其下一年的检查很可能为阳性。因此建议:1.结直肠癌患者术后…  相似文献   
8.
Bentzen等报道,乳房切除术后放疗期间服用三苯氧胺可增加放疗引起肺纤维化的危险性,可能是由于三苯氧胺导致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分泌所致。因此,TGF-β拮抗剂可能起到预防或减轻纤维化的作用。用X线检查的方法监测肺纤维化过程,随机选择84例组经后乳癌患者作术后放疗加三苯氧胶治疗或单纯放疗,112例乳癌病人术后单纯放疗,结果发现,乳癌术后放疗加三苯氧腔的妇女肺纤维化的危险度显著高于术后单纯放疗的病人(比数比=2.9)。在这84例随机选择的病人中,三苯氧胺加放疗与单纯放疗的病人比较,肺纤维化危险性显著升高(相…  相似文献   
9.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及相关学科相互渗透,人类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的研究突飞猛进。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晚期大肠癌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基因治疗的问世,为大肠癌防治开辟了新途径,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基础研究,有的已进入临床试用,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就大肠癌基因治疗的几种方法作一撇。1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其原理是将细胞因子基因导人受体细胞回输机体或直接将细胞因子基因注射导人体内,使目的基因在体内表达并发挥抗肿瘤作用。受体细胞现在只是体细胞,主要有免疫效应细胞、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0.
陈万源 《中国肿瘤》2000,9(4):179-180
直肠癌的治疗目前仍首选外科,手术技巧不断提高,而患者5年生存率无明显改善,即使是较早期直肠癌,如果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差,术后仍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1]。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许多学者积极探索,开展综合治疗,如术前放疗或加化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或加化疗、术中术后放疗、术前术中放疗等[2~5],其中术前放疗研究较多,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就这一领域研究现状概述如下。1直肠癌浸润深度的临床判断 术前了解直肠癌局部浸润深度对制订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肿瘤活动度差或固定,往往是晚期的表现,为肿瘤直接浸润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