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分析麻醉维持期采用七氟醚合并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新生儿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曲靖市妇幼保健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行新生儿颅脑损伤手术患儿 3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各 15 例。对照组麻醉维持期采用七氟醚单一麻醉,观察组麻醉维持期采用七氟醚合并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两组 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临床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 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管活性药物用量。 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血管活性药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用药 1 h 后,观察组患儿 MAP、HR、SpO2 高于对照组,PETCO2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麻醉维持期采用七氟醚合并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较七氟醚单一吸入麻醉,更能有效地控制麻醉深度,颅内压和维持循环稳定, 是新生儿颅脑损伤手术安全可选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AB分型联合Arima分型预测浅表食管鳞状细胞癌(superficial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SESCC)浸润深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7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及江苏省中医院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且鳞状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ntra‑epithelial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s,IPCL)AB分型为B2型的患者(76处SESCC病变)纳入回顾性研究,根据Arima分型规则对IPCL进行二次分类,以病理判定的浸润深度为金标准,分析B2型联合Arima分型对SESCC浸润深度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76处病变中,31处(40.79%)浸润黏膜肌层(T1a‑MM)或黏膜下层浅层(T1b‑SM1),B2型IPCL预测T1a‑MM/T1b‑SM1 SESC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70.45%(31/44)、79.64%(176/221)、40.79%(31/76)、93.12%(176/189)、78.11%(207/265)。对病变的IPCL进行Arima分型后,B2‑4ML型、B2‑AVA‑4M型IPCL预测T1a‑MM/T1b‑SM1 SESC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61.36%(27/44)、88.24%(195/221)、50.94%(27/53)、91.98%(195/212)、83.77%(222/265)和38.64%(17/44)、94.57%(209/221)、58.62%(17/29)、88.56%(209/236)、85.28%(226/265)。结论 B2型IPCL联合Arima分型可以提高对T1a‑MM/T1b‑SM1 SESCC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对脑损伤患儿实施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诊疗经验,评估多学科诊疗模式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11月至2023年4月在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诊治的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脑损伤患儿485例作为非MDT组,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脑损伤患儿405例作为MDT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对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90例脑损伤患儿中有男519例,女371例。2组患儿年龄中位数及四分位数分别为MDT组2.00(0.82,5.00)岁,非MDT组1.00(1.00,4.00)岁。2组患儿脑损伤类型均以颅脑损伤为主,且在颅脑损伤及颅内出血患儿中,MDT组的治愈率均高于非MD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T组的405例患儿中有154(38.0%)例行手术治疗,非MDT组的485例患儿中有121(24.9%)例行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DT组23.2%的患儿在住院期间出现危重情况,显著低于非MD...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生儿颅脑损伤(NBI)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从2022年1月开始应用NBI MDT管理体系,应用前(2021年1-12月)159例为对照组,应用后(2022年1-12月)22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NBNA)评分、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SID)评分、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9.9%),NBNA原始反射(5.16±0.68分)、一般反应(5.02±0.63分)、主动肌张力(6.83±0.92分)、行为能力(10.12±1.76分)及被动肌张力(6.95±0.94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4.29±0.75分、4.48±0.71分、5.14±0.83分、8.65±1.32分、5.23±0.87分),BSID运动发育指数(104.17±10.75分)、智力发育指数(96.12±9.85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91.32±10.06分、84.35±8.62分),头皮血肿(5.73±1.02d)、面色苍白(5.90±1.13d)、囟门张力高缓解时间(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与惊厥发作患儿的年龄、发作次数、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4例惊厥发作患儿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异常的关系,探讨影响惊厥的危险因素。结果脑电图正常范围177例48.6%,边缘性16例4.4%,异常171例47%,轻中度异常20例11.7%,中度异常151例88.3%。结论脑电图异常检查率与小儿年龄、发作次数、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且呈正比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浆RNF18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和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RNF180甲基化状态和RNF180蛋白表达情况,并分别将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MSP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浆中RNF18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62.75%,健康者为21.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RNF180甲基化阳性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 < 0.05)。ELISA结果显示胃癌血浆RNF180蛋白水平(23.22±1.36) μg/mL明显低于对照健康组(34.25±2.44) 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胃癌血浆RNF180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胃癌患者血浆RNF180基因表达存在高甲基化率,而RNF180蛋白表达明显下降,提示血浆RNF180基因甲基化可作为一种微创的检测方法在临床胃癌诊断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CRC)的发生是结肠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累积的结果。基因甲基化被认为是肿瘤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分子改变,且往往发生在肿瘤早期,并可以在患者的粪便和血液中被检测到,因此,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临床诊断。此文对与结直肠癌早期检测、转移及预后相关的基因甲基化的分子标志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普通白光内镜(WLE)与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WLE检查发现异常病灶的166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再次行ME-NBI检查,所有病变行组织活检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送检病理,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66例患者中,病理组织学证实非癌性病变为118处,癌性病变48处。WLE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100%、22.88%、34.53%、100%和45.18%,ME-NBl对应值分别为81.25%、90.68%、78.00%、92.24%和87.95%,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明显高于WLE(P〈0.01)。黏膜腺管开口形态紊乱不规则或消失、微血管形态紊乱不规则或毛细血管网消失、病变与黏膜组织分界清楚是早期胃癌在ME-NBI下最具特征性的3个改变,其中以微血管形态紊乱不规则或毛细血管网消失相对最为重要。结论 WLE是筛查早期胃癌首选方法之一。对WLE发现的疑似病变进一步行ME-NBI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发病率第三,死亡率第四的恶性肿瘤。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引发抑癌基因甲基化表达沉默是CRC发生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粪便GATA5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在CR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4例健康体检者和43例CRC患者的血浆和配对的粪便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ethod,MSP)检测其血浆、粪便中GATA5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MSP结果显示CRC患者血浆、粪便中GATA5启动子甲基化率(60.74%、76.60%)高于健康者发生率(26.47%、3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6 7,0.000 2)。CRC患者血浆甲基化发生率与临床分期(P=0.000 5)、淋巴结转移(P=0.020)密切相关,而粪便GATA5甲基化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粪便GATA5甲基化水平并辅以血浆GATA5甲基化水平可作为一种简单、非侵入、敏感及特异的方法应用于CRC患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曲靖地区0~14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科学实施三级预防策略提供支撑。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曲靖地区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0~14岁1 33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0~6月龄婴儿采用Graf超声筛查DDH,7月龄~14岁儿童采用X线检查筛查DDH。分析0~14岁儿童DDH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根据结果制定疾病三级防治策略。 结果 1 332例儿童中,DDH检出22例,检出率为1.65%;各年龄段DDH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6,P>0.05);女性DDH检出率高于男性(χ2=7.090,P<0.05),左侧髋关节DDH检出率高于右侧(χ2=4.583,P<0.05);经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羊水过少(OR=3.851)、臀位产(OR=2.064)、臀纹不对称(OR=2.776)和有家族史(OR=3.560)为0~14岁儿童DD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0~14岁儿童DDH以女性和左侧髋关节多见,其中羊水过少、臀位产、臀纹不对称和有家族史为DD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DDH预防遵循三级防治策略,主要包括孕期监测羊水量、胎位,疾病初期对高危儿童筛检、家庭指导以及疾病期间对症治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