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猪的外周型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及羊的左心室辅助的中短期大动物心肺辅助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 选取家猪3只(体重74 kg、82 kg、110 kg;均为雌性,月龄5~6个月),实验用小型猪1只(体重43 kg,雄性,月龄5~6个月);山羊1只(体重78 kg,雌性,月龄5~6个月).所有实验动物均为健...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再次手术患者外周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在阜外医院接受再次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根据插管方式将患者分为正中开胸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组(正中开胸插管组)和外周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组(外周插管组),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预后。结果 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正中开胸插管组43例,外周插管组37例。正中开胸插管组年龄18(14,32)岁,其中男21例、女22例;外周插管组年龄16(10,27)岁,其中男18例、女19例。外周插管组转机时间201(164,230)min,显著长于正中开胸插管组143(97,188)min(P<0.001)。外周插管组停机后乳酸值显著高于正中开胸插管组[2(1,2)mmol/L vs. 1(1,1)mmol/L,P=0.002]。外周插管组体外循环期间白蛋白使用量显著高于正中开胸插管组[10(0,20)g vs. 0(0,0)g,P=0.004]。两组患者术后红细胞使用量无显著差异[0(0,2)U vs.0(0,0)U,P=0.117]。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4(11,19)h vs...  相似文献   
3.
4.
2020年10月,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国际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和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共同发布了《2020 EACTS/ELSO/STS/AATS成人心脏术后体外生命支持专家共识》,该共识为成人心脏术后体外生命支持的选择、管理和项目建设提供了参考,本文对该共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剩余机血经超滤处理,是否可提高机血回输后对患者血红蛋白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PFHb)的增长量、减少机血回输量和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60名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对照组(n=30)将剩余机血直接经主动脉插管回输或收集至输血袋中经外周静脉回输;超滤组(n=30)则对机血进行超滤浓缩处理后回输。比较两组机血回输后患者血红蛋白及游离血红蛋白增长量(△Hb,△PFHb)、机血回输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肌酐增长率及急性肾功能损伤(AKI)发生率。结果超滤组机血输注完毕后△Hb高于对照组[△Hb(18±11) g/L vs (12±6) g/L,P=0.03],机血回输量少于对照组[550(325,615) ml vs 1 000(900,1 180) ml,P 0.001],回输后患者△PFHb高于对照组[100(0,200) mg/L vs 0(-100,0) mg/L,P=0.03],术后24 h引流量、机械通气时间、术后血肌酐增长率及AKI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机血直接回输相比,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剩余机血经超滤处理后回输可有效提高患者Hb水平、减轻液体负荷,虽然机血超滤可引起PFHb升高,但未发现与术后肾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是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发病率逐年上升。虽然结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模式已标准化,但是对于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仍存在争议。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可单独应用,或以不同组合联合应用,最佳治疗模式目前尚无定论,且影响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因素较多。现对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临床特点、组织学分类、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综述,重点探讨该病的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负压调节器辅助静脉引流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7年11月17日—2018年10月1日3个中心的180例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到负压辅助静脉引流组(VAVD组)和重力引流组(GD组)。在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过程中时,VAVD组完全依赖负压控制器实现静脉引流,GD组采用常规重力引流。主要研究终点为在体外循环开始降温时、主动脉阻断15 min后、复温至鼻咽温36℃时动脉管流量。次要有效性终点包括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血制品输注等。安全性终点包括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等。结果 最终本试验全分析集共175例患者,其中VAVD组87例、GD组88例。VAVD组患者年龄(52.8±12.0)岁,男性占比55.2%;GD组患者年龄(51.4±12.1)岁,男性占比59.1%。两组人口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体外循环转流中,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可以提供的动脉灌注流量与常规重力引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次时间点均数:(2.37±0.22)L/(min·m2) vs.(2.41±0.25)L/(min·m2),P=0.271],同时,VAVD并未引起游离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索双腔静脉插管下清醒绵羊长时间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V ECMO)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管理策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3只成年雄性绵羊,Avalon Elite双腔插管经右颈静脉插入上腔静脉、右心房和下腔静脉,与离心泵和氧合器相连,组成体外膜肺氧合回路。3只实验羊术后均被转移到监护笼内,麻醉恢复后可在笼内自由活动及自主进食水。每天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体外膜肺氧合设备性能。结果 3只实验羊术后均存活至实验终点(7 d)。在整个实验进程中,实验羊的基本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严重的出凝血事件。实验进程中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计数相对稳定,游离血红蛋白维持在较低水平,体外膜肺氧合流量稳定,氧合器氧合性能良好。结论 双腔静脉插管下清醒绵羊长时间V-V ECMO模型的可行性及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长时间心肺转流(CPB)患者中,对比研究应用微聚体滤器(SQ40s滤器)与普通输血器处理剩余机血与Cellsaver回收血液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CPB需低温停循环或低流量的成人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SQ40s滤器,n=30)与对照组(普通输血器,n=30),组内随机分为剩余机血组(n=15)和Cellsaver回收血组(n=15)。主要临床终点指标:扫描电镜滤膜残留物观察。次要临床终点指标:CPB前、CPB停机时、滤过后、术后24 h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肌酐。术毕及术后1 h、3 h、12 h、24 h的呼吸指数、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扫描电镜半定量分析,实验组滤膜残留拦截物明显多于对照组[(0.633±0.127) vs (0.245±0.040),P=0.001]。呼吸指数呈现时间效应且实验组患者术后12 h呼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27),术后24 h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96.73(89.58~119.04)μmol/L vs 113.93(97.65~153.38)μmol/L,P=0.029]。其他临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时间心肺转流过程中,应用SQ40s微聚体滤器可以拦截回收血液中的微聚体,并对血液成份无影响,潜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甲基泼尼松龙在低温停循环手术中应用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SMART)各子中心主动脉全弓置换术(TAR)术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现状、终点指标发生率以及体外循环管理策略的异同,为SMART试验和国内其它中心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向9个中心的SMART研究负责人发放SMART试验前期调查问卷,包括围术期激素应用的种类、剂量和时机、终点指标的发生率和体外循环管理策略(涉及温度管理、选择性脑灌注和神经保护药物)。结果 9个中心TAR手术术后30天死亡率为2.3%~8%,糖皮质激素使用存在差异,体外循环管理普遍采取下半身中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的策略,脑灌注的方式及监测手段、温度管理、神经保护药物的用药剂量时机也存在差异。结论甲基泼尼松龙在低温停循环手术中的应用存在差异,本研究可作为SMART研究实验设计、样本量计算、终点指标选取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