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3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5年8月—2016年9月诊断为LDH并行PETD治疗的102例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36个月时评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86例患者完成36个月及以上随访,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19~88(46.96±14.03)岁,随访36~46(40.91±3.21)个月。86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术中转开放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1/86),复发率为5.8%(5/86)。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36个月,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下降,JO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术后36个月优良率为94.2%(81/86)。突出髓核(HNP)越大,术后腿痛VAS评分、ODI和JOA评分改善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的患者相比,BMI≥25 kg/m^2的患者JOA评分改善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治疗LDH可取得满意疗效。HNP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BMI可能对预后也有一定影响,但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I型内皮素受体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VSMC增殖及内膜增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 型内皮素受体 (ETA)反义寡核苷酸(OD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方法  1细胞培养 :取家兔主动脉中膜消化后培养传代 ,经抗 α- actin鉴定后使用第 4~ 6代传代细胞 ;2人工合成ODN:经 Genbank检索筛选 ,合成含 18bp ETA- ODN片段 ,再对 5 端硫代修饰以增加稳定性 ,同时行地高辛标记以检测反义片段的细胞膜穿透性 ;3 MTT分光光度法检测 ETA-ODN对 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 ;4运用放射受体结合分析法 (1 2 5I- ET- 1)了解 ODN对 ETA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 ,以探讨其反义作用 ;5兔颈动脉空气干燥模型在体研究 ODN对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应用 F- 12 7凝胶载体携带 ETA-ODN(3.0μmol· L- 1 )导入血管周围 ,术后不同时间观察增生内膜相对厚度 .结果  ODN于培养后 12 h进入细胞内 ,并逐渐增加 ;15 μmol· L- 1 ETA- ODN对 VSM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2 4h后即有显著作用 ;ETA- ODN对 ETA表达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现为 CPM于 2 4h逐渐减少 ;ETA- ODN导入后 ,血管增生内膜相对厚度减少 .结论  ETA- ODN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 ETA蛋白表达以及 VSMC的增殖 ;反义寡核苷酸是通过反义机制实现对 ETA蛋白和 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退行性疾病是引起急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方式,被称为“金标准”。Coflex为棘突间U形固定装置,是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的一种。区别于椎弓根螺钉融合内固定术,该装置既保留了手术节段一部分的活动度,又实现了手术节段的相对稳定。因此,Coflex动态稳定既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如手术节段活动度消失以及邻近节段退变等融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多节段的腰椎退变,Topping-off术式即下位节段腰椎融合手术联合上位节段腰椎Coflex动态稳定展现了独特的优势,其在融合椎与正常椎之间起缓冲作用,避免了应力集中,可降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发生的风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Coflex动态稳定系统在设计细节以及应用途径等方面得到不断改进与拓展,新型的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IntraSPINE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关于Coflex的研究不断加深,Coflex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被认可,但仍缺乏高级别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作为支撑。因此,旨在为Coflex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就Coflex系统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生物力学特点、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新型动态稳定装置的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20岁。胸腰背部后凸畸形伴双下肢麻木加重4个月。患者自诉12岁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腰背部后凸畸形,呈进行性加重,局部无特殊不适,15岁时偶然出现腰背部无力,局部无明显畸形,始终未给予特殊治疗。近4个月前腰背部酸软无力伴双下肢麻木,遂到医院行胸腰段X线检查示(图1a,1b):T_(11)、T_(12)融合椎,L1椎体楔形变、L3棘突囊形变;Cobb角110°。来我院求进一步治疗,经门诊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培养液对正常及损伤脊髓神经元的影响,进一步探讨OECs促进及保护脊髓神经元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成年SD大鼠OECs制备OECs培养液(OEC culturemedium,OECCM),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行兔抗大鼠低亲和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抗体(nerve growth factorreceptor p75,NGFR p75)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及纯度计算.取孕15~17 d SD大鼠制备脊髓神经元,并以H2O2制备损伤模型.观察OECCM对正常胚胎SD大鼠脊髓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OECCM对H2O2致脊髓神经元损伤模型的影响实验也分为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D组).A、C组每孔加200 μL完全培养基,B、D组每孔加100 μL OECCM和100 μL完全培养基.4组细胞均作活性MTT比色分析.结果 OECs培养6~9 d后,细胞多呈双极形或梭形:脊髓神经元胞体较大,多呈圆形,培养5~7 d后,突起明显生长,多为双突起.NGFRp75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示OECs细胞膜棕色深染,胞体清晰,呈梭性或三角形;OECs纯度>90%.培养6~9 d后,与A组相比,B组细胞生长旺盛,密度较高,胞体明显增大.A组胞体平均直径、单个神经元突起数目及细胞突起长度分别为(33.38±6.80)D/μm、(1.67±0.80)个和(91.19±62.64)L/μm,B组分别为(37.39±7.28)D/μm、(1.76±0.82)个和(121.33±81.13)L/μ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MTT比色法所测吸光度(A)值为0.402 0±0.586 9,B组为0.466 0±0.479 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后2 h,C、D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存活的神经元胞体皱缩、胞膜不清楚,细胞突起明显回缩或断裂.C组MTT比色法所测A值为0.1490±0.0300,D组为0.1840±0.052 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ECCM可促进正常脊髓神经元生长,对损伤脊髓神经元有一定保护作用,OECs分泌的促神经生长因子是OECs发挥脊髓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给骨科学教学带来巨大影响。其形式丰富、趣味性强、形象生动,对骨科临床课教学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但也要同时看到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广大骨科教师和医学生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作用,使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观察术后不同时间内自体移植静脉增生内膜中移行白细胞与内膜增生的量效关系。方法:将24只家兔分为服药组与对照组,在股静脉移植至股动脉模型上,应用白细胞共同抗原CD_(4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结合真彩扫描仪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观察内膜增生、白细胞阳性指数及类皮质激素的作用。结果:(1)对照组与服药组各对应时间内移植血管内膜相对厚度无显著性差异;(2)CD_(45)阳性细胞指数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1W和2W平均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14.73±0.38%和3.92±0.42%,术后4W和16W各组均无明显的阳性染色细胞。结论:(1)白细胞在血管移植术后1W和2W各占增生内膜的14%和4%左右,可能在诱导移植术后早期内膜增生和促进术后中后期非细胞性增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本实验条件下的类皮质激素对移植血管内膜增生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钱济先 《中国骨伤》2018,31(4):297-301
正随着近年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各种微创技术层出不穷。以椎间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方式亦快速发展。由单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到全椎管狭窄的减压,由腰椎到胸椎、颈椎,适应证不断的拓展。1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脊柱内镜最早是一种诊断辅助检查设备,由于其创伤大,感染率高,被各国学者放弃。1986年Kambin等[1]提出了基于椎间孔外入路的第1个全内镜下脊柱手术治疗非脱出于椎管内的椎间盘突出。1987年Kambin等[2]首次描述了安全三角或三角形工作区,其外侧边是神经根,下边为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和终板,内侧边为走行神经根,为后续利用更大的工作套管和内镜设备奠定了基础。1999年Yeung和Tsou[3]介绍了YESS(Yeung endoscopic spine system),并于2002年将其应用于椎  相似文献   
9.
神经导管在周围神经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神经导管的依据是将导管套接于缺损神经的两端,神经再生即可通过管腔来进行,可以预防神经间隙内神经必纤维组织进入,更重要的是,远侧神经支产生的趋化性和营养性因子能在导管内积聚,营养性因子有助于损伤轴突的存活和生长,趋化性因子则对再生轴突的生长方向有重要影响^[1-2]。  相似文献   
10.
γ干扰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除了受局部生长因子的调控外,还受细胞因子的作用,其中γ干扰素具有独特的效应。离体实验证实,γ干扰素有明显的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促进细胞内诱导型NO合酶和NO的生成及表达,使DNA集聚受抑,发挥细胞毒作用。在体研究表明,外源性γ干扰素亦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