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X射线生物辐照仪的射野剂量和周围环境辐射剂量。方法 用PTW UNIDOS电离室剂量仪测量X射线生物辐照仪正常工作状态时有效射野80%范围内的多对对称点的剂量,测量射野中心点剂量且每周重复测量一次;用451P环境剂量巡测仪测量X射线生物辐照仪正常工作状态和停机状态时前面、后面、左边、右边和顶部各方向的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结果 X射线生物辐照仪剂量输出连续7周测量稳定性< 1%,射野对称性为2%,射野平坦度为9.8%;X射线生物辐照仪正常工作状态的周围环境辐射剂量均值为0.194 μSv,属于本底辐射,最大值为辐照仪前面的0.308 μSv略高于且接近本底辐射最高标准。结论 X射线生物辐照仪正常工作状态时射野剂量输出稳定,射野对称性较好,射野平坦度存在瑕疵;环境辐射剂量除前面接近本底辐射最高标准,其余均属于本底辐射,建议操作者在X射线生物辐照仪出束时,远离辐照仪,尽可能减少接受辐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在重度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1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放射治疗的4例患重度幽闭恐惧症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首先利用颅脑模体在OSMS下进行反复模拟摆位测试,并使用锥形束CT(CBCT)校正摆位误差,观察OSMS的适用性,共获取OSMS与CBCT验证数据7组;随后对4例患者采用头颈肩固定架联合发泡胶垫及OSMS辅助固定方式进行模拟定位和放射治疗,采集验证对比数据20组。结果在颅脑模体测试中,OSMS与CBCT在X、Y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37±0.16)°、(0.45±0.15)°与(0.61±0.22)°、(0.78±0.3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治疗前的OSMS与CBCT验证摆位误差结果显示,两者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4例患者经CBCT校正摆位误差后OSMS残余监测值(A组)与治疗前OSMS实际监测值(B组),结果显示,A组与B组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MS可解决重症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时的体位固定难题,同时结合CBCT影像验证系统可确保患者放射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精度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8例胸部肿瘤患者,应用体表标记与激光灯进行治疗前摆位,治疗前行锥形束CT(CBCT)扫描,扫描时通过光学表面监测系统获取表面影像,并与参考影像配准,记录x(左右)、y(头脚)与z(前后)轴的平移误差与旋转误差;扫描后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并记录xyz轴的平移误差与旋转误差,校正误差后治疗。应用Pearson法分析两组摆位误差的相关性,计算两组摆位误差的系统误差(Σ)与随机误差(σ);应用Bland-Altman法评估两种影像系统的一致性,并计算95%的可信区间。结果 两组摆位误差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xyz轴分别为0.79、0.62、0.53,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的Σ/σ(mm/mm)在xyz轴分别为0.7/1.5、0.9/1.8、0.9/1.5;CBCT的Σ/σ(mm/mm)在xyz轴分别为0.8/1.6、1.3/1.9、0.7/1.5;95%的可信区间在xyz轴的平移方向分别为(-2.0~2.3)、(-3.4~3.6)与(-3.3~2.4)mm,旋转方向分别为(-2.0~1.6)°、(-2.0~1.4)°与(-1.6~1.6)°。结论 OSMS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引导工具,能快速准确地验证患者位置,提高摆位精度,可用于胸部肿瘤患者调强放疗的治疗摆位。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治疗静脉输液外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马铃薯对输液外漏的治疗作用.[方法]选青紫兰兔20只,随机分为20%甘露醇组和10%葡萄糖酸钙组,每组10只,右耳为实验组,左耳为对照组.20%甘露醇组在兔耳中部各注射20%甘露醇1 mL.10%葡萄糖酸钙组在兔耳中部各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1 mL.实验组于注射后用新鲜马铃薯糊涂抹,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涂抹,15 min涂1次,共3次.测量注射前、注射后即刻及涂抹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75min肿胀区域中心厚度.[结果]实验组兔耳于注射后30 min局部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5 min肿胀程度与注射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后75 min与注射前相比,肿胀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0%甘露醇和10%葡萄糖酸钙引起的静脉外漏,外涂马铃薯糊后肿胀消退较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在重度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1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放射治疗的4例患重度幽闭恐惧症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首先利用颅脑模体在OSMS下进行反复模拟摆位测试,并使用锥形束CT(CBCT)校正摆位误差,观察OSMS的适用性,共获取OSMS与CBCT验证数据7组;随后对4例患者采用头颈肩固定架联合发泡胶垫及OSMS辅助固定方式进行模拟定位和放射治疗,采集验证对比数据20组。结果在颅脑模体测试中,OSMS与CBCT在X、Y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37±0.16)°、(0.45±0.15)°与(0.61±0.22)°、(0.78±0.3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治疗前的OSMS与CBCT验证摆位误差结果显示,两者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4例患者经CBCT校正摆位误差后OSMS残余监测值(A组)与治疗前OSMS实际监测值(B组),结果显示,A组与B组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MS可解决重症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时的体位固定难题,同时结合CBCT影像验证系统可确保患者放射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六维床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SRT的37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个体化头热塑网罩联合发泡胶制作的个体化头枕与碳纤维底板固定,CT模拟定位获取治疗计划参考图像,每次治疗前行锥形束CT(CBCT)扫描,CBCT图像采用骨窗模式与计划参考图像配准,采用Varian Edge直线加速器机载CBCT影像引导,用六维治疗床在线校正摆位误差。误差校正后再次行CBCT扫描,将CBCT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进行再次配准,记录配准结果,比较六维床校正前后的误差结果。结果:颅内肿瘤首次摆位误差中,三个平移方向X、Y、Z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14± 0.071)cm、(0.096±0.077)cm、(0.090±0.069)cm.,3个旋转方向Rx,Ry,Rz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737±0.451)°、(0.748±0.384)°、(0.701±0.381)°。六维床在线校正后获得残余误差结果,3个平移方向X、Y、Z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020±0.016)cm、(0.012±0.012)cm 、(0.014±0.011)cm,3个旋转方向Rx,Ry,Rz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080±0.080)°、(0.076±0.075)°、(0.076±0.075)°,6个方向上校正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结论:影像引导下的六维治疗床对颅内肿瘤SRT的摆位误差有明显的纠正作用,建议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时,采用六维方向在线校正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容积漫游技术(VRT)体表影像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65例行调强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首次治疗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并校正后利用OSMS获取VRT体表影像, 后续治疗以VRT影像为基准, 利用OSMS的六维床自动移动功能摆位, 记录六维方向移床值, 再行CBCT扫描并记录左右方向(X轴)、头脚方向(Y轴)和腹背方向(Z轴)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六维自动移床校正后, 再记录此时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体表影像实时δ(RTD)值, 并获取新的VRT影像。CBCT配准误差值为VRT影像引导摆位误差, CBCT配准误差值与移床移动值之和为体表标记线引导摆位误差, CBCT配准误差值与记录的DICOM影像的RTD值之和为DICOM影像引导摆位的理论误差。对比分析VRT影像与体表标记线、DICOM影像引导摆位的优劣。结果 65例患者包括男性42例, 女性23例;年龄[M(Q1, Q3)]58岁(51岁, 64岁)。VRT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面颈部肿瘤影像引导精确放疗体位热塑网罩固定技术。方法 对面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行卡槽固定式和铆钉固定式热塑网罩体位固定,治疗前利用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行影像引导验证,分析摆位误差、操作人员和患者对不同固定技术的反应。结果 两种固定技术摆位后影像引导复核显示头脚方向的线性误差校正最多,误差也最大,头脚轴上的旋转误差校正最多、误差最大,卡槽式网罩头脚方向线性误差显著,铆钉固定式网罩左右轴上旋转误差显著,操作人员认为卡槽式固定技术方便,精度一般,患者感觉舒适,铆钉固定式技术则相反。结论 卡槽式网罩固定技术左右轴旋转误差具有优势,铆钉固定式网罩头脚方向线性误差具有优势,其余方面无明显差别,摆位时注意头部内收与后仰和头部的旋转;勾画靶区时PTV外扩,依据误差理论取95%可信度的误差范围来指导TPV外放,卡槽式面颈肩罩头脚方向外放0.37cm,前后方向0.38cm,左右方向略小,相应地,铆钉固定式网罩个方向均少0.1cm。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测量医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射野外低剂量辐射场的剂量,建立射野外低剂量辐射场的剂量分布模型。方法 用环境剂量巡测仪测量医用直线加速器在治疗射野外的GT方向和左右向的不同距离的剂量,测量不同射野时射野外离等中心点100处的剂量;测量不同型号的加速器射野外低剂量辐射场的剂量分布,比较不同加速器间的射野外低剂量辐射场的剂量分布差别。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cm×10cm放疗射野外70cm范围内,GT方向的散射线剂量与侧向的相同点的散射线剂量差别不大,相对均匀,70cm以上,逐渐降低;射野外低剂量辐射场的剂量随射野的增大而增加;射野外低剂量辐射场的剂量随加速器出束MU数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厂家生产的同类不同型号的加速器散射线剂量分布基本相同。结论 放疗患者所处的低剂量散射线辐射场剂量分布是在放疗射野外一定范围相对均匀,且随射野增大和出束MU数的增加而增加,患者在接受根治性肿瘤放疗时,除射野穿透部位以外,躯干处于一个相对均匀的散射线辐射场中,特别是年轻患者所受剂量有必要予以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引导下宫颈癌患者的个体因素及其变化与摆位误差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且行放射治疗的23例宫颈癌患者,采用CT模拟定位时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腰围以及臀围与膀胱容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放射治疗前进行CBCT扫描获取容积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并同步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腰围以及臀围与膀胱容量,每例患者进行6~9次CBCT验证,共计验证188次,计算每次治疗与定位时患者体质量、膀胱容量与腰臀围的变化量,记录左右(x轴)、头脚(y轴)和前后(z轴)3个轴向的线性误差,以及对应的旋转摆位误差(xr、yr和zr)。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个体因素与摆位误差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膀胱容量、BMI、体质量与摆位总误差具有相关性(r=0.285,r=0.236,r=0.156;P<0.05);患者个体因素的变化与旋转误差有相关性,体质量与腰臀围的变化影响y轴的旋转误差,腰臀围的变化影响z轴的旋转误差;体质量与臀围的变化影响z轴的线性误差;而个体膀胱容量的变化与摆位误差之间无相关性。头脚方向的水平线性误差显著大于其他方位,而对应的旋转误差显著高于前后方向的旋转误差。结论:CBCT引导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时,应考虑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膀胱容量及其变化量等影响因素,需制定个性化的化临床靶区体积(CTV)至计划靶区体积(PTV)外扩边界,体位固定时应注意患者头脚方向的固定,以降低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