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HIF-1α和Bcl-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探讨HIF-1α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肺腺癌和30例癌旁组织中HIF-1α和Bcl-2的表达.结果:HIF-1α在肺腺癌组织中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3%和6.6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Bcl-2在二者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26%和16.67%,差异不显著(P>0.05); 在肺腺癌组织中,HIF-1α表达随着Bcl-2的升高而降低,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 0.453,P=0.001).而HIF-1α在高中分化和低分化肺腺癌中表达率则分别为9.52%和48.48%;在Ⅰ期和Ⅱ、Ⅲ期肺腺癌中表达分别为21.43%和46.15%,组间差异显著(P<0.01),其与年龄、性别则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HIF-1α和Bcl-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HIF-1α的表达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肺减容手术效应机制,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外科手术指征.方法 选择63例早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40%通常认为不能耐受标准的肺癌外科手术,但通气血流扫描示两肺有通气血流不均匀区域存在,有可能因肺减容而改善术后肺功能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切除相对无功能的肺后,有时术后肺功能会有所好转.用常规方法 计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癌患者的术后FEV1,有时计算值可能会比患者术后的真正FEV1低.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患者自觉病状如胸闷、气急改善.随访3年无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 在确定哪些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患者可接受肺叶切除时,应考虑肺减容对肺功能的影响.对有选择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40%的早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实行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IF-1α和Bcl-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探讨HIF-1α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肺腺癌和30例癌旁组织中HIF-1α和Bcl-2的表达。结果:HIF-1α在肺腺癌组织中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3%和6.6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Bcl-2在二者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26%和16.67%,差异不显著(P〉0.05);在肺腺癌组织中,HIF-1α表达随着Bcl-2的升高而降低,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453,P=0.001)。而HIF-1α在高中分化和低分化肺腺癌中表达率则分别为9.52%和48.48%;在Ⅰ期和Ⅱ、Ⅲ期肺腺癌中表达分别为21.43%和46.15%,组间差异显著(P〈0.01),其与年龄、性别则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HIF-1α和Bcl-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HIF-1α的表达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肺减容手术效应机制,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外科手术指征.方法 选择63例早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40%通常认为不能耐受标准的肺癌外科手术,但通气血流扫描示两肺有通气血流不均匀区域存在,有可能因肺减容而改善术后肺功能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切除相对无功能的肺后,有时术后肺功能会有所好转.用常规方法 计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癌患者的术后FEV1,有时计算值可能会比患者术后的真正FEV1低.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患者自觉病状如胸闷、气急改善.随访3年无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 在确定哪些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患者可接受肺叶切除时,应考虑肺减容对肺功能的影响.对有选择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40%的早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实行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肺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分别检测62例肺腺癌组织中VEGF—C和MMP-2的表达情况,根据不同的临床条件(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患者年龄)分别进行分组研究VEGF—C、MMP-2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62例肺腺癌中有34例VEGF—C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2.3%,38例MMP-2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8.5%。VEGF—C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部位、淋巴结转移、分期、分化程度、生存期有关(P〈0.05),与性别无关。MMP-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部位、淋巴结转移、分期、分化程度、生存期有关(P〈0.05),与性别无关。VEGF—C和MMP-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7,P〈0.01)。结论VEGF—C、MMP-2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期有关,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VEGF—C和MMP-2高表达的肺腺癌患者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肺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分别检测62例肺腺癌组织中VEGF-C和MMP-2的表达情况,根据不同的临床条件(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患者年龄)分别进行分组研究VEGF-C、MMP-2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62例肺腺癌中有34例VEGF-C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2.3%,38例MMP-2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8.5%.VEGF-C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部位、淋巴结转移、分期、分化程度、生存期有关(P<0.05),与性别无关.MMP-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部位、淋巴结转移、分期、分化程度、生存期有关(P<0.05),与性别无关.VEGF-C和MMP-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7,P<0.01).结论 VEGF-C、MMP-2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期有关,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VEGF-C和MMP-2高表达的肺腺癌患者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