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对军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口腔正畸治疗军队患者64例,采用《口腔治疗影响日常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口腔正畸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比较不同口腔正畸治疗时间、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对军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1)口腔正畸治疗对本组64例9种日常行为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口腔清洁、进食、微笑、发音、社会交往、睡眠、工作学习、情绪和体育运动。(2)随着口腔正畸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对患者口腔清洁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大,且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对其他日常行为的影响程度未呈现明显规律性变化,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不同口腔正畸治疗时间,患者感受口腔正畸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虽各不相同,但组间两两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4)成年组感受口腔正畸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显著高于青少年组(P〈0.01);男性组感受口腔正畸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女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对军队患者日常行为可产生一定程度影响,临床正畸医师应给予重视,并加强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观察CEREC系统制作的全瓷冠在后牙种植修复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颗后牙单颗种植体,使用CEREC 3椅旁系统制作全瓷冠,修复6个月后复查,患者填写修复体满意度调查表,同时依照改良的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结果:在就诊时间和次数上满意度达100%,在费用上满意度为20%为最低,总体满意度86.7%。CEREC全瓷冠边缘适合性和质地达到了A标准的100%,外形和颜色匹配达到了A标准的93.3%。结论:CEREC全瓷冠在后牙种植修复短期临床效果较好,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此外应注意临床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在下颌后牙不可逆牙髓炎治疗中,2%利多卡因行下牙槽神经阻滞联合4%阿替卡因局部浸润和仅用2%利多卡因的局部麻醉效果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OVID、CBM、维普、万方、中国知网,同时检索相关专业杂志,会议记录,以及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相关利多卡因和阿替卡因在不可逆牙髓炎中比较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时间截止至2013年12月31日。采用Cochrane手册中提供偏倚风险评价方法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等级。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利多卡因联合阿替卡因组的麻醉成功率优于仅使用利多卡因组(RR=1.51,95%CI:1.23,1.87,P=0.0001),其中亚组分析利多卡因下牙槽神经阻滞联合阿替卡因局部浸润的麻醉效果也优于仅用利多卡因下牙槽神经阻滞[(RR=1.69,95%CI:1.09,2.62,P=0.02)或利多卡因下牙槽神经阻滞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组(RR=1.44,95%CI:1.14,1.82,P=0.002)。GRADE系统评价显示证据水平均为极低级。结论:在下颌后牙不可逆牙髓炎中,当前支持利多卡因联合阿替卡因的麻醉效果优于仅使用利多卡因的证据等级极低,且缺乏中国地区的相关研究,未来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对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磨牙术后疼痛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1-18岁150颗牙髓坏死的恒磨牙,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一次法和多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所有患牙的根管中上段2/3均用GG钻敞开,根尖1/3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牙胶冷侧压法充填根管。采用MohaSulong提出的疼痛分级法记录充填后疼痛的程度。数据采用x^2检验。结果:一次法和多次法在术后疼痛、根管治疗疗效的差异上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应用于无症状的年轻恒磨牙是可行的,但要注意控制感染和适应症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种植机技术在前牙区根尖囊肿刮治术和高速涡轮机根尖倒充填术中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8例36颗前牙区慢性根尖周炎伴有根尖囊肿性病变的患牙,常规开髓行根管治疗,术后即刻牙龈翻瓣,使用种植机法精确控制去骨开窗范围、根尖刮治,高速涡轮机部分根尖切除、根管倒充填,术后观察病变区骨愈合情况。结果:28例根尖囊肿手术骨开窗范围控制在病变区内0-5mm,骨边缘形态随病变形态灵活调整,最大程度地保存了正常骨壁,根尖切除在5mm以内,根管倒充填顺利,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控制在40min内。术后未出现感染及邻牙损伤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根尖区大部分骨性封闭,患牙无松动脱落。结论:种植机去骨开窗技术应用于前牙区根尖囊肿等手术,可以精确掌控,最大限度保存骨组织,减少骨丧失量,高速涡轮机精确掌控根尖切除范围,提高根管倒充填术的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以病人为中心的口腔科门诊数字化建设的经验。方法:从诊疗手段、就医流程、医疗文书以及科室管理4个方面总结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口腔科门诊数字化建设的概况。结果:2009年以来开始进行El腔科门诊的数字化建设,经过3年多的运行,科室工作流程优化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结论:科室的数字化建设有助于提高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7.
涎腺肌上皮癌(附病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涎腺肌上皮癌发病率低,以腮腺最常见,其次为腭部小涎腺及颌下腺;早期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晚期可侵犯周围组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不高,但血行转移率较高;生物学行为属高度恶性,预后差;早期局限性病灶及时手术可获得较好疗效,晚期术后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10名门诊口腔正畸复诊患者,采用”口腔治疗影响日常行为量表”(OIDP)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在不同日常行为方面影响程度的大小,并按不同疗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所得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和x。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正畸固定矫治对患者各项日常行为活动的影响程度大小不一致(P〈0.01),其中对口腔清洁影响最大,体育运动影响最小。疗程在19~30个月者相比疗程在7~18个月者(P=0.046)以及疗程大于31个月者(P=0.027),更能感觉正畸固定矫治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青少年组患者感受影响的程度是成年组的1.815倍,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4)。不同性别之间患者的感受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751)。结论:口腔正畸医师要关注患者,尤其是关注影响相对较重的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加强心理疏导,保证临床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慢性牙周炎对种植牙存留率和骨吸收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的相关文章,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6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5个病例对照研究被纳入,合计306例患者共476枚种植体,其中牙周炎组252枚,牙周健康组224枚。Meta分析结果显示,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组种植体存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2,95% CI(0.21,0.81),P=0.01]。骨吸收有统计学差异[MD=2.26,95% CI(0.54,3.98),P=0.01]。结论 牙周炎患者对种植体存留率和骨吸收有明显影响,增加了远期失败的风险。鉴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数量太少且病例不多,时间太短,以及测量指标不全面等影响本Meta分析论证强度及全面性的因素存在,以上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技术在学龄期儿童骨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2例学龄期儿童共76颗骨埋伏多生牙,使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患牙。结果:76颗患牙均在30 min内拔除,术后未出现感染、干槽症及邻牙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微创拔牙技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牙科畏惧情绪,是拔除学龄期儿童骨埋伏多生牙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