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0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聚唾液酸(Polysialic Acid,PSA)在术后肺鳞癌预后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995年1月~1997年12月在我院行肺癌切除术的139例肺鳞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126例患者获随访.将切除标本进行NCAM及PSA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结果:126例Ⅰ~Ⅲa期患者,PSA表达与TNM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PSA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33.3%)与PSA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53.1%)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中Ⅰ期患者PSA阳性和PSA阴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84.6%(P<0.05),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0.0%和64.5%,说明Ⅰ期、Ⅱ期PSA阳性患者预后较差.此外,当PSA表达呈阳性时,Ⅰ期、Ⅱ期和Ⅲa期患者术后生存率无差别(P>0.05).结论:PSA的表达是预测Ⅰ期、Ⅱ期肺鳞癌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19岁。8年前玩耍时不慎被木条扎伤左侧颧面部,当时于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术后面部伤口感染、流脓迁延2年后愈合。之后即出现左侧鼻腔  相似文献   
3.
鼻区骨折CT影像学分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部鼻区骨折是最常见的外伤之一,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传统诊断手段的不足日渐显现,漏诊、误诊率较高。近年运用CT技术诊断鼻区骨折的报道较多,逐步成为常规检查,但仍缺乏统一的分型和诊断标准,给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评估和伤情判定等带来了一定的混乱。为此,笔者对近年鼻骨及鼻旁骨骨折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情况,对骨折进行分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99Tcm直接法标记Angiostatin及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99Tcm直接法标记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观察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并进行显像,以探讨其在监测肿瘤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应答中的价值. 方法:氯化亚锡还原法进行AS的99Tcm标记,纸层析法测标记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观察其生物活性;为了明确99Tcm-AS与肿瘤的结合,是否存在受体特异性,我们进行了封闭实验. 在给药前2 h用未标记AS预处理荷乳腺癌EMT6瘤株的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99Tcm-AS,观察其体内分布并进行显像. 结果:氯化亚锡还原法标记AS可获得较高的标记率(>95%),其抑制内皮细胞生长的生物活性与AS相似. 在荷瘤小鼠体内分布结果显示:肿瘤的摄取率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在注射99Tcm-AS后2~12 h,肿瘤可清晰显像,同时,用未标记AS预先封闭肿瘤可使肿瘤对99Tcm-AS摄取率下降. 结论:99Tcm-AS在荷瘤小鼠体内可浓聚于肿瘤,肿瘤对显像剂的摄取存在一定的特异性;99Tcm-AS有可能在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评价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5338例住院患者中死亡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引起死亡的疾病以耳原性颅内并发症,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小儿急性喉炎,鼻出血最为多见。指出降低住院病人病死率的重点是搞好急诊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6.
心脏肿瘤很少见,而右心腔巨大恶性肿瘤更为罕见。本文报道我院经超声诊断、手术及病理证实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8岁。活动后心悸胸闷、气短、咳嗽、不能平卧三月,以充血性心肌病入院。查体:T37.4℃,P104次/分,R32次/分,BP16.0/10.7kPa,急性病容,喘息状态,口唇紫绀,颈静脉充盈怒张。双侧呼吸动度增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手术,广泛用于急性喉梗阻的抢救,也是严重肺部感染、昏迷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常规手术时需要垫肩仰卧位,头向后仰伸,便于暴露气管,但在很多特殊情况下因病情或脊柱等疾病不能仰卧,给实施气管切开术带来很大困难.本文总结高位气管切开术在临床上常见的几种特殊体位下,气管切开的经验和体会,旨在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病理学特点与其复发和癌变的关系.方法 对42例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进行1-3年随访,对随访结果与其相应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多参数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肿瘤发生部位与肿瘤的复发、癌变无关(p>0.05);②鼻内窥镜手术(或内窥镜辅助手术)没有显著降低癌变率(p>0.05),但复发率明显降低(p<0.01);③对临近骨质的侵犯、瘤细胞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核分裂像多少与癌变、复发有关(p<0.01).结论 手术方式的改进,降低了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复发率,但没有改变其癌变率;瘤细胞不典型增生、核分裂像可能与癌变、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采用环状软骨前后裂开加移植物治疗严重声门、声门下后壁狭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唐都医院近10a来治疗严重声门、声门下后壁狭窄患25(男15,女10)例.平均年龄31岁(9~46岁)。病程平均2a(3mo~6a).19例曾采用各种喉成形术1~7次(平均2次).全部病例术前均靠气管切开套管呼吸.手术采用喉气管裂开,环状软骨板正中裂开,加肋软骨(17例);肌筋膜、软骨膜或裂层皮片(15例);声蒂杓状软骨(2例);甲状软骨块1例.T形管支撑3~6mo.结果:24例(96%)全部治愈拔管,恢复功能性发音.1例伤口感染,软骨坏死排出失败.随访1~10a,疗效可靠,未见再狭窄.结论:严重的声门及声门下后壁狭窄采用环状软骨前后裂开加移植物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注意勿损伤食道壁,妥善止血,移植物缝合牢固,留置支撑器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视支撑喉内镜下喉功能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喉部良性疾病患者16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即可视支撑喉内镜组(研究组)80例,传统显微镜支撑喉镜手术组(对照组)80例。手术显微器械相同,手术由同一人完成。对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发音恢复时间、手术常见并发症及疗效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时间:研究组(11.38±4.65)min,对照组(20.72±3.23)min,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手术疗效、平均住院日及手术并发症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支撑喉内镜功能性手术治疗结果和手术并发症与传统的显微镜功能性手术没有差别,而在手术时间、操作难度等方面具有优势,可视支撑喉内镜功能性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