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介绍患者薄××,男,50岁,工人,住院号:1166。于1985年4月4日因土方倒塌,下半身仰卧位埋在土内,被他人救出后即护送来我院。检查:一般情况较差,神志淡漠,问话不回答,面色苍白,四肢凉,脉搏细弱,心音弱,呼吸急促,血压80/50毫米汞柱。左下腹稍膨隆,腹肌紧张,压痛( ),反跳痛( ),肠鸣音弱,尿道口有血迹。第5腰推左侧压痛,骸尾部及耻骨联合处广泛压痛,骨盆分离挤压试验( )。左侧足背动脉扪及,试行导尿未成功,腹腔穿刺阴性。X线片(片号2985)显示:骨盆倾斜,耻骨联合分离,左侧向上移位3厘米,骶骨左侧纵向骨折,其左侧骨折块向上移位3厘米,右侧耻骨枝骨折,第5腰推左侧横突骨折。  相似文献   
2.
肠道微生物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庞大生态系统,它与机体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共存体。近年来得益于分子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除了微生物本身的直接作用之外,由它们引起的宿主炎症免疫系统、代谢功能方面的改变也间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变化对于后续抗肿瘤治疗也产生一定影响。基于肠道微生物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微生态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也逐渐显现,可为今后的抗肿瘤治疗提供辅助作用。本文从肠道微生物的地位、肠道微生物影响肿瘤发展的机制和对抗肿瘤治疗的影响,以及肠道微生物的临床应用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基于肠道微生物的抗肿瘤制剂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早期研究表明相位角(phase angle,PhA)与肿瘤患者预后有关,本研究分析PhA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方法  筛选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初诊SCLC患者148例,记录患者初诊时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肿瘤分期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采用Inbody(Biospace Co?)测量患者初诊时PhA。按照性别分层后,根据PhA第2三分位界值将其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男性患者PhA为(5.56±0.71)°,女性患者PhA为(4.69±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hA是小细胞肺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0.646,95% CI:0.486~0.860,P=0.003)。低PhA组患者中位PFS为7.77个月,高PhA组患者中位PFS为10.5个月,生存分析显示2组患者PF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男性和女性SCLC患者PhA存在差异,基线PhA水平可以预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需要大样本研究探索不同性别和疾病状态下东亚人种应用PhA评价细胞健康和功能的有效界值,以更好的指导治疗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