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比较乳腺癌不同保乳治疗的方法,以探寻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意义。方法对33例保乳手术和46例行改良根治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100个月,比较保乳治疗组和改良根治组的无瘤生存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可以获得与传统根治术相似的远期疗效,同时保持形体的美感。  相似文献   
2.
作为日本大肠癌临床治疗规范指南日本大肠癌治疗规约从2005年第一版以来经过了三次修订。这次修订内容的更新主要包括了:(1)EMR治疗的范围更加宽泛。(2)TEM可以应用于无法或不愿接受造口手术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治疗。(3)增加了对单孔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的推荐。(4)对Ⅳ期大肠癌患者的治疗更加积极。从日本大肠癌规约发布十年的效果来看。这本规约的制定不仅规范了日本大肠癌的治疗。更为改善大肠癌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尽管近20年来,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随着"功能外科"理念的深入,无论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都十分强调微创原则。目前,在实施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过程中,大多数外科医师常采用下腹部正中切口。本研究自2007年开始尝试应用下腹部横切口,实施直肠癌根治术,近2年来还对传统的横切口进行了改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与常规腹腔镜手术在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及预后情况,论证NOSES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27例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基础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短期预后资料以及长期随访资料。利用患者的基础信息进行1∶1倾向性得分匹配,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两组均纳入48例患者。统计结果显示,NOSES组患者的短期预后明显优于常规腹腔镜组,包括术后排气时间(Z=-2.539,P=0.011),术后进食时间(Z=-4.117,P<0.001),术后住院天数(Z=-5.846,P<0.001),术后1日(Z=9.565,P<0.001)、3日(Z=12.885,P<0.001)、5日(Z=7.053,P<0.001)、7日(Z=2.537,P=0.014)疼痛评分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长期预后患者EORTCQLQ-C30量表评分方面,NOSES患者在总体健康状况(Z=-4.808,P<0.001)、角色功能(Z=-2.476,P=0.013)、情绪功能(Z=-3.075,P=0.002)、认知功能(Z=-2.423,P=0.015)及社会功能(Z=-3.639,P<0.001)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而在肛门功能Parks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生存分析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NOSES手术的安全性不劣于常规腹腔镜手术,并且在术后恢复的某些方面上优于常规腹腔镜手术。因此,NOSES手术是安全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0 引言 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男性位于恶性肿瘤的第4位,女性位于第3位[1],具有发病率高、根治性差的特点.结直肠癌发病情况有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其中以北美、大洋洲最高,欧洲居中,亚非地区在较低水平[2].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曾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西方化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结直肠癌的患者,虽然手术彻底切除了肿瘤,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因此,Reya等[3]提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可能是由少量存在的肿瘤干细胞不断增殖而形成的,传统的治疗方法只能抑制肿瘤的生长,不能彻底地杀死肿瘤细胞,治疗后残存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仍可在一段时间形成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对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手术的疗效及短期预后。 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行NOSES手术的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病例10例,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病理信息、手术资料及随访资料。 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67.0±8.3)岁,平均BMI指数为(22.8±2.5)kg/m2,两处癌灶分别位于右半结肠和直肠的最多见。两处癌灶病理特征存在差异,绝大部分癌灶最大直径<5 cm,平均淋巴结检出总数为(20.1±16.0)枚。手术资料显示平均手术时间为(267.0±99.8)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10.0±76.8)ml。经直肠取标本者占80%,经阴道取标本者占20%。平均术后排气时间为(50.9±17.8)小时,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11.8±3.2)天。仅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住院期间无二次手术者。随访资料显示,术后无肛门功能及阴道功能障碍者,术后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5.7%和66.7%。 结论NOSES术治疗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及短期预后,但仍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钼靶图像定位技术下乳管内隆起样病变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钼靶图像定位技术对乳管内隆起样病变的定位诊断和指导微创手术的价值。方法 2003年1月到2007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对105例未扪及肿块乳头溢液病人行乳腺导管造影检查,钼靶图像定位方法精确定位导管内病灶,选择合适切口切除病变,将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结果 105例肿瘤均完整切除,包括 3例恶性行局部扩大切除,良性病变术后乳房外形无明显改变。结论 钼靶图像引导下的乳管内隆起样手术切除范围小,创伤小,此方法简便易学、经济实用,有效地提高了乳管内隆起样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高,早期诊断率低,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但是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术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Leifer等报道,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施行根治术后其5年生存率可达91%,而有淋巴结转移或微转移的患者,施行根治术后其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常规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对比探究NOSESⅡ式在中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NOSESⅡ式在腹腔镜中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8年1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就诊的直肠癌患者141例,其中腹部无辅助切口手术患者5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8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预后等差异。结果共有NOSESⅡ式组47例、常规腹腔镜组47例成功配对,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及术后肛门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腹腔镜组相比,NOSESⅡ式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6.4%vs.21.3%,χ2=6.085,P=0.036);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常规腹腔镜组(38 h vs.48 h,t=-2.639,P=0.008);术后进食时间也明显短于常规腹腔镜组(59 h vs.84 h,t=-3.330,P=0.001);在术后总住院时长上也较腹腔镜组明显缩短[12(6~18)vs.12(9~30),t=-1.460,P=0.004];术后患者疼痛评分第一日(t=-4.463,P<0.001)、第三日(t=-4.975,P<0.001)、第五日(t=-5.706,P<0.001)镇痛药物的使用明显低于腹腔镜组(t=-4.325,P<0.001);此外,在生存分析方面,两组患者术后无疾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ESⅡ式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直肠癌根治手术方式,在确保完成手术根治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前提下,并不增加手术风险,并且在降低手术后总并发症、缩短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长,术后减痛等方面较常规腹腔镜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