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镜下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腔镜手术组),60例患者行传统手术(传统手术组),所有患者均至少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的主要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美容效果。 结果:15例腔镜手术患者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无术后大量出血患者。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略长于传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均无术后低钙血症及声音嘶哑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中央淋巴结清扫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无复发病例,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瘢痕小且隐蔽,美容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手术组。 结论:腔镜下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安全可行,有良好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SOX7、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与乳腺良性增生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预后提供有价值的生物学标志.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0例浸润性乳腺癌与30例乳腺良性增生病中SOX7、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SOX7、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病理学分期(pTNM)、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危险度分组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5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SOX7和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21/50)和70%(35/50),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为70%(35/50).在浸润性乳腺癌中,SOX7蛋白的阳性率明显低于乳腺良性增生病的70% (21/30) (P =0.021<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和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乳腺良性增生病的43.3% (13/30) (P =0.033 <0.05)和20% (6/30) (P =0.000< 0.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50例浸润性乳腺癌中,SOX7和β-catenin蛋白同时阳性表达12例,同时阴性表达5例;SOX7和cyclinD1蛋白同时阳性表达11例,同时阴性表达5例;β-catenin和cyclinD1蛋白同时阳性表达28例,同时阴性表达8例.经Spearman相关分析,SOX7蛋白的阳性表达分别与p-catenin的异常表达和cyclin D1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282,P=0.046 <0.05;r =-0.327,P =0.020 <0.05),β-catcnin的异常表达与cyclin D1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333,P=0.018 <0.05).在浸润性乳腺癌中,SOX7蛋白的表达在发病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pTNM分期、ER、PR、Her-2和危险度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瘤直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和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在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ER、PR、Her-2和危险度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7、β-cate-nin和cyclinD1蛋白在大多数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异常,且三者在浸润性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通过同一通路发挥调节作用.SOX7、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检测三者的表达情况可成为临床上判断浸润性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老年急腹症临床特点与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腹症是普外科的重要疾病,一旦延误诊断,治疗不当,将会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甚至死亡。老年急腹症患者大多并存其他疾病,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误诊率可高达50%以上,术后并发症较严重、病死率高。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急腹症患者480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累及第2、3肝门区肝癌切除的不同手术方法及血管损伤的处理措施。方法:17例累及第2、3肝门区的肝癌,平均癌灶直径6.5 cm,经右侧肋缘下或"屋顶式"切口进腹,充分暴露游离癌灶,进行规则性或非规则性肝切除。结果:手术死亡1例。存活时间最长的1例已达4 a无复发,术后1、2、3、4 a生存率分别为58.82%、52.94%、47.06%和29.41%。结论:对累及第2、3肝门区肝癌,如无明确手术禁忌证,虽影像学检查视为难以切除,但仍应争取开腹探查。  相似文献   
5.
小肠出血病因较多 ,诊断方法有限 ,急性大出血时 ,全身情况较差 ,许多特殊检查难以施行 ,故临床上易误诊。有时术中很难找到出血病灶 ,造成多次手术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因此 ,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是必要的。我院外科于 1993年 1月~ 1998年 12月经手术治疗 12例小肠出血 ,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1.5~ 6 2岁 ,小儿 2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 5例 ,其中 3例有2次手术史 ,2例有 3次手术史。1.2 临床表现 便血 8例 ,其中大量便血 3例 ,合并呕血 1例 ;贫血 9例 ,血红蛋白最…  相似文献   
6.
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手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12月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中首次行肿瘤结节切除42例,患侧腺叶部分切除6例,患侧腺叶次全切除8例.病理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52例,滤泡状癌3例,髓样癌1例.再次手术行甲状腺残叶及峡部切除25例,患侧甲状腺残叶及峡部加对侧腺叶大部分切除31例.42例行颈部清扫术,2例加喉返神经松解.再次手术病理证实原发部位癌残留者24例,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原发部位无癌残留32例,其中3例颈淋巴结转移.本组首次手术残癌率42.9%(24/56),颈淋巴结转移率19.6%(11/56),占颈部清扫术的26.2%(11/42).结论: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残癌率高,建议废止该术式.而对于残癌再次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带隐血管分支的筋膜瓣治疗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2例、创伤性膝关节炎2例、髌骨软化症2例.经随访2年~2年半,膝关节功能改善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外科疾病,且大部分患者为年轻女性,传统的甲状腺手术在裸露的颈前留下一条6~ 10 cm长的手术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美容.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于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采用胸前壁人路3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甲状腺肿块患者30例,其中女26例,男4例;平均年龄(27.6±6.0)(16~40)岁.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肿瘤;腹腔镜  相似文献   
9.
低位直肠癌传统采用Miles经腹会阴切除和人工肛门造口术,术后给病人的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因而保留肛门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肛肠外科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当今人们一直在追求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另一方面也要求尽量避免永久性腹部结肠造口。本科在1996年1月~1998年12月近三年时间内采用保肛手术治疗21例低位直肠癌,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6~73岁,平均57岁。癌肿距肛缘7cm(8例)、6cm(9例)、5cm(4例)。癌肿侵犯粘膜层,粘膜下层各1例,侵犯肌层15例,侵犯全层4例。 1.2 手术方法:低位前切除术6例应用进口双吻合器吻合,经腹直肠切除保留肛门结肠拖出术13例,经肛门直肠癌局部切除术2例。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较少见的病理类型,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或是RET原癌基因种系突变所致,多散发,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MTC占全部甲状腺恶性病的5%~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