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miR-34a靶向调控NOTCH1基因表达而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NOTCH1为miR-34a特异性靶基因.构建含miR-34a结合位点的NOTCH1基因3 '-UTR域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系统检测miR-34a与NOTCH1的3’-UTR相互作用对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免疫印迹技术检测miR-34a对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检测转染miR-34a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经过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NOTCH1基因3'-UTR序列的双荧光素酶报告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荧光素酶结果显示在SW480细胞中加入miR-34a的类似物和重组载体,荧光素酶的活性是只加入空载体的SW480组53.4% (P=0.003 8);而在HEK293细胞中加入miR-34a的抑制物和重组载体,荧光素酶的活性是只加入空载体的HEK293组145%(P=0.002 1),说明miR-34a有与NOTCH1的3’-UTR位点相结合.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SW480细胞中加入miR-34a的类似物,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是未处理SW480组下降53.6%(P<0.05);而在HEK293细胞中加入miR-34a的抑制物,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未处理HEK293组升高78.9% (P =0.03),说明miR-34a负性调控NOTCHl蛋白的表达.miR-34a过表达的SW480细胞较未处理的SW480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且阻滞在G0~G1期,说明miR-34a过表达后能抑制SW480细胞增殖.结论 miR-34a负性靶向调控NOTCH1基因的表达而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手术与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两所附属医院住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溶栓组与手术组,溶栓组74例,手术组12例。手术组运用Fogarty导管取栓加溶栓;溶栓组运用药物治疗(尿激酶或降纤酶)。结果出院时手术组治愈8例,好转4例,没有无效病例;溶栓组治愈15例,好转50例,无效9例。随访3~100个月,平均27个月。手术组瓣膜功能正常者6例,溶栓组有9例。手术组的急性期缓解率、远期通畅率、瓣膜功能正常率均明显高于溶栓组(P<0.05),且手术组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溶栓组(P<0.05)。结论早期手术能够保持深静脉通畅及瓣膜的完整性,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早期溶栓仅能减轻症状,但不能减少瓣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腹腔镜围术期后mFOLFOX6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单盲队列研究,分为mFOLFOX6组(50例)和mFOLFOX6+阿司匹林组(57例),mFOLFOX6+阿司匹林组患者在腹腔镜围术期后给予mFOLFOX6联合阿司匹林治疗,mFOLFOX6组患者腹腔镜围术期后单用mFOLFOX6方案化疗,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或转移率、毒副反应、中位生存期及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病生存率。结果 (1)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术后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mFOLFOX6+阿司匹林组和mFOLFOX6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恶心、呕吐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的随访时间4~4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5年;mFOLFOX6+阿司匹林组和mFOLFOX6组患者的随访率分别为94.7%(54/57)和92.0%(46/50);与mFOLFOX6组比较,mFOLFOX6+阿司匹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P=0.043),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病生存率明显提高(P=0.042、P=0.021),3年累积总生存和3年累积无病生存情况均明显更好(P=0.015、P=0.037),疾病进展率更低(P=0.032)。结论本研究有限病例的研究结果提示,腹腔镜围术期后采用mFOLFOX6+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缓胃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提高生存率而不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邵新宏  包文 《新疆医学》2004,34(3):152-155
腹主动脉瘤的危险在于破裂造成患者死亡,治疗腹主动脉瘤的目的并不是将病变切除或消除,而是运用某种方法预防破裂。Pamdi在1991年首次进行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获得成功。此后十余年,腔内技术的发展使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对部分病例已成为治疗的首选方式。但腔内治疗仍有一定并发症,少数还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必  相似文献   
5.
恶性淋巴瘤为一全身性疾病,好发于淋巴结,淋巴结以外器官发病率低,其中以消化道、肺等部位相对多见。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breast 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BPML)极少见,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3%,占恶性淋巴瘤的0.38%~0.70%[1-2]。BPML的病因尚不明确,且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没有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了8例BPML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和治疗措施,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邵新宏  韩渊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3918-3920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对手术治疗的胃癌165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法。结果该研究患者总的1年生存率为81.4%,5年生存率为48.3%。平均生存时间为(34.8±2.1)个月。随访期间死亡89例(53.9%)。单因素分析表明,围术期输血、肿瘤的部位、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腹膜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廓清术式均为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腹膜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廓清术式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