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与目的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是非常重要的生存预后因素,准确的纵隔分期可以使患者最大程度地受益于手术,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已成为肺癌患者分期的常规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luoro-2-deoxy-glucose,18F-FDG)PET/CT在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肺癌患者术前全身PET/CT显像结果。72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及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共取出413枚淋巴结,其中转移淋巴结为45枚。以病理结果作为标准,测量淋巴结短径、CT值、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及纵隔血池的CT值与SUV等参数,计算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值以及淋巴结与纵隔血池SUV摄取比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截断点,分析密度比、摄取比与淋巴结良恶性关系,并与常规PET/CT法、PET/CT综合分析法比较诊断纵隔淋巴结的准确性。结果密度比对淋巴结诊断的截断点为0.9,摄取比的截断点为1.2,当密度比≤0.9、摄取比≥1.2时,PET/CT对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将淋巴结短径、淋巴结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密度比、摄取比综合计算PET/CT对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为95.2%,而常规PET/CT法对纵隔内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为89.8%,PET/CT综合分析法诊断的准确率为90.8%。结论将PET/CT密度比、摄取比与淋巴结短径及SUVmax综合在一起对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优于常规PET/CT法及PET/CT综合分析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心肌做功技术评价左前降支(LAD)狭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各参数对LAD狭窄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疑似诊断为冠心病并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49例,于冠状动脉造影前3 d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LAD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无狭窄)、轻度组(0<狭窄程度≤50%)、中度组(50%<狭窄程度<75%)和重度组(狭窄程度≥75%),每组均筛选30例符合超声检查入选标准、无器质性病变及其他检查禁忌证的患者纳入研究,分析临床资料,常规超声参数,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心肌做功参数包括整体做功指数、整体有效功、整体做功效率(GWE)和整体无效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参数对LAD中、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4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情况、接受药物治疗情况和常规超声参数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容积、收缩末期内径和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期二尖瓣口流速、E/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做功指数、整体有效功、GWE、整...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在评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瓣膜病、心肌病、与癌症治疗相关的心脏功能障碍及阵发性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功能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3D-STI在心脏疾病临床诊断、治疗方式选择及预测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方面的作用,分析了3D-STI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指出了随着三维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三维应变测量的标准化,3D-STI在左心室心肌功能评价中将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