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的认识,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结果 感染、炎性反应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常见的诱因,占43.5%(20/46),其次为停药或未正规治疗,饮食欠规律、饮酒,手术或劳累等也是其诱因,也有无明显诱因而突然发病者.恶心、呕吐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次为不同程度的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口干、多饮、多尿、烦躁不安、意识改变及电解质代谢紊乱.血糖21.5~49.2 mmol/L,平均28.6 mmol/L;尿糖+++-++++;尿酮体++-++++.血气分析:pH值6.9~7.3,二氧化碳结合力6~ 18mmol/L.积极去除诱因、抗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等治疗后,44例患者抢救成功,2例因感染性休克、脑血管意外死亡.结论 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临床表现,有助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在急诊科住培医师中运用SEED-T课程进行创伤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接受急诊科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对比各年级学员课程前后测试成绩的差异。结果:各级学员课后测试成绩均有提高。其中一年级学员提高更为明显。结论:在急诊科住培工作中运用SEED-T课程进行创伤情景模拟教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正反常栓塞是指来源于体静脉循环的栓子,经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或心脏外交通等途径进入体动脉循环,进而导致的血栓栓塞事件[1-2],临床上少见。本文介绍1例急性肺栓塞合并PFO患者,在其急诊治疗期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本文总结该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1 病例报告患者,女,63岁,因"反复胸闷气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MM)一些少见临床表现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9年12月收治的1例以无痛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M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患者以无痛性、进行性加重的黄疸为初始且主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提示胆红素异常升高,伴贫血、球蛋白数量增高,骨髓及免疫电泳相关检查确诊为MM IgA/λ型,Ⅲ A期。给予VP方案化疗后胆红素下降明显,但患者住院期间反复发热。最终患者再次高热伴急性心力衰竭,自动出院后失访。 结论:MM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以黄疸起病者比较罕见,当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急诊科或其他非血液科专科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时,极易造成误诊、漏诊,类似情况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面罩吸氧治疗过度换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240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113例,试验组1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鼻导管吸氧,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面罩吸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 h后症状、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1 h后症状消失57例(占50.4%),试验组治疗1 h后症状消失89例(占70.1%),两组患者症状消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动过速、呼吸过快、低碳酸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动过速、呼吸过快、低碳酸血症恢复正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罩吸氧可以缓解过度换气综合征的症状,同时可以改善心率、呼吸频率及二氧化碳分压。面罩吸氧在快速治疗过度换气综合征中有实际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邢利峰 《江西医药》2008,43(3):203-205
目的总结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的经验教训。方法对107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诊室抢救中死亡15例,另92例收入病房,入院后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为81.3%。结论在院前急救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建立以急诊科为中心的救治体系,加强院前与院内急救的联系,对严重多发伤在急诊室进行早期及时而有效的救治,是目前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医院急诊室危重患者滞留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改善急诊软硬件建设,完善床位调配机制和科室层面加强急诊专科化医护队伍的培养,加快急危重症患者在科内的周转,加强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和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等对策,有效地改善了急诊室危重患者滞留问题,确保了急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重症医学是一门特殊的临床专科,以病情复杂、设备密集为特点[1],每个患者都能产生多模态的监护数据,如呼吸机波形、心电信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流量、床旁超声图片以及PiCCO监测数据[2]。患者的各种病理生理信号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采集和识别,这类数据天然形成了一种多模态数据[3]。如果将这些多模态信号进行合理采集和存储,就能发挥其巨大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9.
交通事故、建筑伤亡、矿场事故等造成了众多人员的伤亡,引起大量资金的损失,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形象均构成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交通事故、建筑伤亡、矿场事故等造成了众多人员的伤亡,引起大量资金的损失,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形象均构成严重的影响。笔者对2005年11月-2006年12月因严重创伤死亡的51例患者作一回顾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