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4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后荣  沈国荣 《临床荟萃》1995,10(4):148-149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是活化淋巴细胞膜IL-2R α链的成分,由细胞膜释放入血液循环或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血清、体液中sIL-2R浓度的高低可以反映淋巴细胞激活。目前的研究表明sIL-2R与某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感染及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密切相关,且sIL-2R水平与这些疾病的病期、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综述sIL-2R测定方法及其在肺部疾病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头孢唑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唑肟 (Ceftizoxime)为一广谱抗生素 ,抗菌活性强 ,对多种β -内酰胺酶稳定 ,对G 菌和G-菌均有抗菌活性 ,特别是G-杆菌的作用更强。我院自 1998年 1— 10月用该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47例 ,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47例中 ,男 39例 ,女 8例 ,年龄 18~ 86岁 ,平均 (6 7.5 3± 13 .87)岁 ;<6 0岁 7例 ,6 0~岁 13例 ,70~岁19例 ,>80岁 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 2例 ,急性支气管炎 5例 ,急性肺炎 9例 ,肺癌并发阻塞性肺炎 4例 ,支气管扩张 2例 ,支气管哮喘并发感染 2例 ,支气…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X线表现、病原体分布及其药敏特点、转归。方法 对呼吸重症监护室 (RICU)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对VAP和非VAP两组患者的相关性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病原体分布及其药敏特点、转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2 受体阻断剂和制酸剂的应用 ,留置胃管 ,通气时间延长 ,重复插管和气管切开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等相关危险因素与VAP的发生和预后显著相关。VAP胸部X线表现以多部位病变为主 ,占 5 0 0 %。单部位病变以下肺为主。人工气道吸取分泌物培养 ,72 0 %VAP患者多种病原菌共同生长 ,前 3种致病菌为不动杆菌 (3 2 1 %)、铜绿假单胞菌 (2 0 .8%)和白色念珠菌(1 1 .3 %)。两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无差别。VAP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VAP组 (P <0 .0 5 ) ,死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感染中毒性休克。结论 相关危险因素的存在与VAP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VAP胸部X线表现以多部位病变为主 ,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其次为白色念珠菌。VAP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VAP组。  相似文献   
4.
邓涛 《中国处方药》2004,(12):74-75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冻干粉针(奇敌/星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病人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冻干粉针0.2g,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一日2次,疗程7-14d。对照组:0.2%氧氟沙星100mL,静滴,一日2次,疗程7-14d。结果: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冻干粉针和氧氟沙星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6%和93.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6.9%和79.3%,两组治疗结果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冻干粉针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5.
熊果酸诱导胃癌细胞BGC-823凋亡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UA对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凋亡片段;流式细胞仪检测UA作用后BGC-823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用Fas单克隆抗体检测BGC-823细胞表面Fas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GC-823细胞Bcl-2的表达及caspase-3和caspase-8的活性。结果:UA对BGC-823细胞具有增殖抑制效应,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UA作用24 h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3.10μmol/L。当UA浓度为50和60μmol/L时,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呈现DNA凋亡梯带。随着UA浓度从20μmol/L递增到60μmol/L,周期检测发现BGC-823细胞出现亚G1峰逐步增高,S期阻滞增加,G1期下降。细胞内Bcl-2表达下降,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增加。BGC-823细胞表面未发现Fas的表达。结论:UA对BGC-823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下调Bcl-2的表达及激活caspase-3、caspase-8可能是其诱导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 lic ac id,UA)体外抑制胃癌细胞SGC 7901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 7901,M TT法观察不同浓度UA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不同浓度UA(0~40μm o l/L)处理SGC 7901细胞24 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荧光染料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 estern B 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 cl-2和B ax的表达。结果20~40μm o l/L UA可抑制SGC 7901的生长,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作用12、24、36、48 h的IC50分别为(57.50±1.18)、(34.28±2.05)、(27.54±1.11)、(24.83±1.02)μm o l/L。20~40μm o l/L UA作用24 h后,SGC 7901细胞变圆,出现不同程度的漂浮;同时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并发生凋亡,随药物浓度升高,凋亡率增加,凋亡相关蛋白B cl-2表达减少,B ax无明显变化。结论熊果酸对SGC 7901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毒作用、增殖抑制作用以及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 cl-2表达而促进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赵亮  丁一娟  于红刚  邓涛  刘军  罗和生 《胃肠病学》2012,17(10):605-608
背景:双气囊小肠镜(DBE)是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常用方法,不同地区OGIB病因有所差异。目的:评价DBE诊断OGI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湖北地区OGIB患者的病因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12月~2012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OGIB的216例患者,并接受DBE检查,对诊断结果、治疗、随访、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BE的诊断率为80.6%(174/216),并发症发生率为1.9%(4/216),DBE对76.8%(166/216)患者的治疗策略产生影响。湖北地区常见的OGIB病因依次为憩室/重复畸形(23.1%)、肿瘤(21.8%)、溃疡/糜烂(21.8%)、息肉(5.6%)等。结论:DB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OGIB诊断方法。湖北地区OGIB病因以憩室/重复畸形、肿瘤、溃疡/糜烂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具有感染性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并揭示其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特性。方法以A/Quail/Hong Kong/G1/97(H9N2)禽流感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用RT-PCR技术获得该病毒的8条完整基因片段,并分别将它们插入到p HW2000载体上,最终在293T细胞中包装产生重组H9N2病毒。并将重组的H9N2病毒感染不同细胞,观察病毒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状况来揭示该病毒在不同细胞上的复制特性。结果应用流感病毒8质粒反向遗传学技术,成功获得重组病毒,并揭示了该毒株在不同细胞(A549,MDCK,Vero)中的复制特性,发现A549人肺腺癌细胞更适宜H9N2病毒的正常复制。此外还分析总结了该毒株的与病毒毒力相关的重要位点特征。结论成功建立了H9N2禽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为在分子水平研究H9N2病毒以及制备H9N2禽流感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林萍  邓涛  叶彦  汪维波  刘苗  罗和生 《疑难病杂志》2015,(4):380-383,441
目的观察人体结直肠癌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酪氨酸激酶M2(PKM2)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外科手术及纤维结肠镜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标本87例为结直肠癌组,正常结直肠组织30例为正常结直肠组,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mTOR、HIF-1α、PKM2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mTOR、HIF-1α及PKM2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分别为5 165.6±391.8vs.1 215.8±153.4,4 474.4±255.9 vs.1 633.0±115.6,9 736.0±128.7 vs.4 031.8±477.1,P<0.05)。结直肠癌患者不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下mTOR、HIF-1α及PKM2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Dukes分期和淋巴转移下mTOR、HIF-1α及PKM2的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浸润深度下mTOR和PKM2的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IF-1α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TOR与HIF-1α、PKM2蛋白间呈正相关(r=0.247、0.512,P<0.05),且HIF-1α与PKM2亦呈正相关(r=0.568,P<0.05)。结论人体结直肠癌组织中mTOR、HIF-1α及PKM2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肿瘤人群,且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增殖转移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