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庆东  沈艾  邓和军 《重庆医学》2015,(35):4975-4976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从2003年1月至2015年4月进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31例,其中,肝硬化脾功能亢进12例,脾多发性血管瘤5例,脾淋巴瘤3例,脾囊肿3例,陈旧性脾破裂、脾血肿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6例,术中LigaSure处理脾胃韧带,结扎脾动脉,采用丝线结扎或腔内直线切割闭合器个体化处理脾蒂。结果3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患者。其中,13例逐一分离、丝线结扎脾门血管后离断脾蒂,18例采用腔内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脾蒂,手术时间80~240 min ,平均(130±35)min ,术中出血量60~500 mL ,平均(150±80)mL ,平均住院时间8.3d,无手术死亡及胰瘘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在开腹脾切除的基础上,术前仔细评估,选择合适病例,利用不同腹腔镜器械的优势,个体化方式处理脾蒂,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5例患者共计233个肝脏肿块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鉴别肝脏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肿块的弹性评分为(4.13±0.56)分,较良性肿块的弹性评分[(2.20±0.71)分]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6.9%、92.1%和89.7%,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9%、87.3%和87.6%,二者对肝脏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与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与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脏恶性肿块方面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门静脉插管皮下泵植入术(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门静脉插管皮下泵植入术的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分析4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腹腔镜门静脉插管皮下泵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腹腔镜门静脉插管皮下泵植入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死亡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患者均于术后3d接受经皮下泵门静脉灌注化疗。结论:腹腔镜门静脉插管术安全可行,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手术组医师之间的协调配合与合适的病例选择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围手术期乙肝病毒DNA载量及肝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血清中HBV-DNA载量的不同,将其分为阴性组14例,低复制组48例,高复制组16例。三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记录三组患者手术前后7天静脉血清中HBV-DNA载量和术后1天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以及白蛋白(ALB)]变化。结果:手术治疗7天后,阴性组和低复制组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较治疗前7天有所下降,高复制组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较治疗前7天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手术后的ASL、ALT、TBIL指标较手术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三组术后ALB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阴性组、低复制组、高复制组术后ASL、ALT、TBIL指标比较有递增变化,ALB指标比较有递减变化。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行肝癌根除术后仍然存在HBV复制活跃的问题,HBV活跃程度和术前HBV-DNA载量高水平复制会影响到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HC)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肿瘤研究所200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联合半肝切除的HC根治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血清TBil、Alb水平,是否保留肝动脉血供,是否行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7例(13.49%)发生急性肝衰竭,其中死亡11例(8.73%)。术前血清TBil200μmol/L[比值比(OR)=1.78,95%可信区间(95%CI):1.05~3.04,P=0.029]、术中失血量800 ml(OR=2.64,95%CI:1.33~3.95,P=0.037)、未保留肝动脉血供(OR=3.57,95%CI:2.21~5.09,P=0.002)、采用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OR=1.36,95%CI:0.79~1.78,P=0.037)是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减黄、减少术中出血、保留肝动脉血供、避免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对于减少联合半肝切除的HC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5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0天时的营养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蠕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血糖、Hb、AL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IgA、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能够有效促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缓解营养不良状态,改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TACE联合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61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TACE组30例,TACE联合PMCT组31例,所有患者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ACE联合PMCT组于二周后再施行PMCT手术,治疗三周期后,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TACE组的完全坏死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43.3%、63.3%;而联合治疗组分别为83.9%、80.6%.两组间完全坏死率、1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TACE+PMCT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严重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0例进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7.1%(19/70),无手术死亡。主要并发症为胰瘘8例(11.4%),腹腔内大出血3例(4.3%),腹腔内积液伴感染4例(5.7%),胃瘫2例(2.9%),肺部感染2例(2.9%)。结论手术操作准确且围手术期管理精细能减少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够复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开腹胆囊切除术1654例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87例的临床资料,发生胆道损伤9例,其中开腹手术所致胆道损伤3例,腹腔镜手术所致胆道损伤6例。行胆总管-空场Roux—en-Y吻合术2例,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3例,胆管壁修补术4例。结果9例胆道损伤经过不同手术方式修复后均治愈出院,随访2~15年,无胆道狭窄、胆道感染及胆管结石等并发症。结论不同手术方式修复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远期疗效良好,及时发现胆道损伤,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修复是保证手术成功和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