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砷酸-碘油乳剂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亚砷酸-碘油乳剂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探讨其与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亚砷酸注射液20mg与适量碘油混合制成亚砷酸-碘油乳剂,对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如果治疗或随访中病变明显进展(病灶增大或AFP升高),则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观察疗效与毒副反应。结果:单纯应用亚砷酸-碘油乳剂治疗1~3次,29例患者中PR6例,NC18例,PD5例,客观有效率为20.7%,获益率为82.8%;AFP平均由(11109.36±2920.82)IU/mL降至(10001.61±2880.67)IU/mL,P>0.05。11例患者在治疗中加用蒽环类药物,8例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AFP平均由(13901.11±4862.26)IU/mL降至(5470.63±2597.79)IU/mL,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血细胞减少及转氨酶升高等,全组未见不可逆毒副反应。结论:亚砷酸一碘油乳剂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与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联合应用渴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肝癌介入治疗中的门静脉和肝动脉造影CT检查及其意义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目的 评价肝动脉造影CT扫描(CTHA)和动脉性门脉造影CT扫描(CTAP)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12例接受重复肝动脉化辣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利用双导管技术同时进行CTAP和CTHA检查。 CTAP和CTHA发现29个直径地10mm的新病灶;CTAP明确显示了栓塞后肿瘤周这部的不同改变;CTHA显示了病灶的血供状况,提示了侧支供血、扫绘出肝硬化结节的形态学改变及其演为过程中血供业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转移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影像学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及随访,评价化疗栓塞后的复发转移规律,为肝癌规范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接受2次及2次以上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根据影像学表现将复发转移分为原位复发、肝内复发、门脉转移及远隔转移4种类型,结合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5例病人随访时间1~110月,共复发133例,176例次,复发率54.29%;复发病例中原位复发、肝内复发、门脉转移及远隔转移分别占13.07%,35.23%,32.39%及19.32%。复发时间1~52月,平均7.31月。介入术后1~2月复发率最高,以门脉转移复发为主,占42.2%,1年半以后以肝内复发为主,占44.4%。结论:肝内复发及门脉转移是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形式。首次化疗栓塞后1年内应强调早期规律性复查复治。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介绍人工血管支架置入术(PSG)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的初步体会。方法:本组4例,其中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及肾动脉假性动脉瘤各1例、髂外动静脉瘘1例。均采用经皮人工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3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分别置入1枚人工血管支架后假性动脉瘤(PA)被完全隔绝。1例动静脉瘘(AVF)置入2枚支架后漏口被完全封堵。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8-50个月,3例支架通畅,1例肾动脉闭塞。结论:PSG是治疗创伤性PA及AVF的简单、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髂-股静脉血栓性闭塞的综合性介入治疗(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血管内溶栓术,血栓清除术,血管成形术及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性闭塞的疗效.方法:10例髂-股静脉血栓性闭塞患者均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9例为永久性滤器,1例为暂时性滤器;滤器置入后依次行血管内溶栓术,血栓清除术,血管成形术和内支架置入术,直至取得满足疗效.结果:静脉滤器置入成功率100%,并用血管内溶栓术,血栓清除术及内支架置入术9例闭塞血管再通,临床疗效满意.1例因导丝不能穿过阻塞静脉未进行继续治疗.总有效率达90%,无严重无发症发生,随访3-32(平均13.5)个月,9例入永久滤器者均无肺梗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保证了髂股静脉血栓性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多种介入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肝静脉阻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肝静脉阻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既是内外科临床治疗的“难治之症”,也是介入放射学领域尚未完全解决的课题。作者采用肝静脉开通术(PTA及EMS置入术等)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对10例肝静脉阻塞型BCS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作者认为:肝静脉开通术是治疗肝静脉口部狭窄或闭塞型BCS的较为合理而且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尽管它较下腔静脉开通术的难度和风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接受2次及2次以上化疗栓塞的原发性肝癌245例,评价其复发转移规律及危险因素.肝内复发及门脉转移是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形式;病人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甲胎蛋白升高、脾大、肝功差、病灶多血供等在栓塞后易发生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9.
国人家族性Budd-Chiari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人家族性Budd-Chiari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影像学特点与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对4例家族性BCS(两对姐妹,来自A、B两个家族)行血管造景,并对2例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ercut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2例行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A家族姐妹、B家族姐妹分别为下腔静脉肝后段节段性闭塞和膜性闭塞。A、B家族姐姐分别行内支架置入术,妹妹分别行PTA。4例BCS行介入治疗后下腔静脉回流通畅。A家族姐妹随访2年后下腔静脉出现再狭窄,姐姐再行内支架治疗,妹妹再行PTA;7个月后姐姐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其妹妹至今未见复发。B家族姐妹随访4年未见复发。结论 (1)国人家族性BCS病类型多样。(2)静脉血栓是国人家族性发病的基本病因。(3)PTA、内支架置入术及严 格长期抗凝治疗的综合应用是治疗家族性BC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肝静脉阻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既是内外科临床治疗的“难治之症”,也是介入放射学领域尚未完全解决的课题。作者采用肝静脉开通术(PTA及EMS置入术等)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对10例肝静脉阻塞型BCS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作者认为:肝静脉开通术是治疗肝静脉口部狭窄或闭塞型BCS的较为合理而且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尽管它较下腔静脉开通术的难度和风险更大些,但临床效果显著持久,因而,应将其作为此类BCS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不适于此项治疗者,即肝静脉广泛阻塞型BCS则可将TIPSS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