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抗Pgp/抗CD3微型双功能抗体在小鼠体内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Pgp/抗CD3微型双功能抗体的体内作用.方法:125I标记抗Pgp/抗CD3微型双功能抗体采用氯胺T法,并采用昆明鼠和人K562耐药裸鼠移植瘤模型分别测定该微型双功能抗体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体内组织分布:采用人K562耐药及敏感裸鼠移植瘤模型测定该微型双功能抗体介导的体内靶向杀伤活性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抗Pgp/抗CD3微型双功能抗体在昆明鼠体内的半衰期为2 h;尾静脉注射抗Pgp/抗CD3微型双功能抗体6 h后,其在肿瘤部位的分布高于其他组织,在12 h和24 h时,其在肿瘤与血液分布的比率分别为2.69和8.09;抗Pgp/抗CD3微型双功能抗体能介导人T细胞有效杀伤表达Pgp抗原的K562耐药细胞.结论:抗Pgp/抗CD3微型双功能抗体能在裸鼠皮下人白血病细胞移植瘤部位富集,并能有效地抑制耐药白血病移植瘤的生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B_(12)和叶酸的放射免疫分析在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中维生素 B_(12)(VB_(12))与叶酸(FA)的放射免疫分析,对诊断巨幼细胞贫血(MA)及鉴别其它原因的贫血,是准确、快速、简便的方法.本文报道血清中 VB_(12)、FA 正常值比英、美、日的结果低.比较了 MDS、MA、AML、IDA、CAA、PV 等疾病的血清中 VB_(12)与FA 浓度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常成人男性血清铁蛋白均值为132.46±52.39ng/ml,女性46.84±33.29ng/ml。原发性肝癌79例的血清铁蛋白均值为731.43±584.77ng/ml,白血病17例均值696.47±318.00ng/ml,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肝硬化、乳腺癌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肝癌与肝硬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测定,特别是AFP检查(一),铁蛋白却明显增加,而与AFP呈负相关,因此对提高肝癌诊断符合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铁蛋白是体内一种铁贮存蛋白,存在于  相似文献   
4.
血液病患者血清EPO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能刺激红系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的造血因子, 也是第一个被用于临床的细胞因子.测定患者体内的EPO水平, 对诊断血液病及了解其病理生理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IL-27调节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黏附分子Mac-1、趋化因子受体fMLP—R和促炎因子IL-1β表达的信号通路。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及低渗裂解残存红细胞方法分离高纯度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IL-27受体(WSX-1/TCCR和gp130)mRNA表达。分别应用IL-27及信号通路p38MAPK、P13K和ERK抑制剂SB203580、LY294002、U0126处理中性粒细胞,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作用前后fMLP-R和IL-1βmRNA水平变化;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作用前后培养上清液中IL-1β的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作用前后Mac-1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协同表达IL-27受体的两个亚单位WSX-1/TCCR和gp130,IL-27下调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Mac-1表达(P〈0.05),SB203580阻断了IL-27对Mac-1的下调作用(P〈0.05),而LY294002及U0126无阻断作用(P〉0.05)。相反,IL-27上调中性粒细胞中fMLP-R和IL-1BmRNA的表达并能增加IL-1β释放(P〈0.05),LY294002阻断了IL-27对fMLP-R和IL-1β的上调作用(P〈0.05)。而SB203580及U0126无阻断作用(P〉0.05)。结论:IL-27与IL-27R相互作用,可能通过p38MAPK和PI3K信号途径调节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Mac-1、fMLP-R及IL-1β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经氟美松或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因子谱的变化。方法对CITP、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血小板减少(SLETP)、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及正常对照分别用ELISA及RIA方法测定细胞因子谱。用RT—PCR检测辅助性T细胞相关的转录因子c-Mar及T-bet。结果经氟美松和/或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CITP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反应,体内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但是Th2细胞因子IL-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用PHA对C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刺激后,IL-13的分泌量明显增高,而正常对照PBMC受刺激后IL-13水平很低。结论CITP患者经氟美松/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倾向于Th2细胞因子分泌,这可能是患者获得病情缓解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及8名健康对照的血清EPO水平,并分析PV患者血清EPO水平与临床表现、血常规结果和干细胞培养结果等多项指标的相关性,探讨PV发病机制及血清EPO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及白血病前期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47例正常人及176例血液病人的血清β_2-m RIA结果,ALL平均值最高,ANLL次之,MDS第三,三者都超过正常人的平均值,CAA低于正常人的平均值,因为β_2-m可由恶性细胞分泌,MDS血清β_2-m增加,支持MDS是恶性增生性血液病,因此我们认为,测定血清中的β_2-m可作为CAA和MDS鉴别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同时还发现,病情加重MDS血清β_2-m含量升高测定其血清中的β_2-m对预后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抗磷脂综合征 (APS) ,是因患者血液中含有抗磷脂抗体(APL)所致。妊娠合并APS的妇女反复流产和死胎的发生率达90 %以上[1]。目前关于反复流产妇女及其妊娠时的辅助性T细胞1、2型细胞因子研究较多 ,而与APS有关的报道则少见 ,对此笔者对APL阳性流产史、APL阴性流产史妇女及健康人群的Th1/Th2 型细胞因子水平进行观察。1资料与方法1 1研究对象选择2000年10月—2002年5月我院门诊反复流产并血APL阴性及阳性的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30例。患者均按流产病因筛查常规除外染色体、解剖、内分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